“1235模式”,曲师大创新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机制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10日
  组建信息化环境下U-S(大学-中小学)稳固共同体,形成技术支持的 B-PDS(混合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运行机制,构建新型基于B-PDS共同体的大学—中小学教育硕士双向共生机制,是曲阜师范大学赵可云教授团队构建的“一体两翼三层五维”培养模式(简称“1235”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有效实现了教育硕士培养与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共生。
  作为培养我国基础教育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记者从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了解到,该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正接受“一体两翼三层五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之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近年来利用该模式所培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硕士中有2人考取教育部直属院校博士,专业硕士持续在此领域内发表立足教学实践的北大核心、CSSCI论文36篇。课题组成员依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依托对应的专业竞赛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有30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比赛获得省级及以上专业竞赛奖励。统计数据显示,95%的学生表示这种培养模式带来的效益在他们进行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时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据介绍,该学院为解决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力不足”、“教学理论与实践断裂”的问题,以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构建面向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能力发展的“一体两翼三层五维“培养模式,简称“1235”培养模式。1是指1个核心,即以教育硕士卓越教学能力形成为核心;2是指2个核心要素,即聚焦形成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素养;3是指3个层面的改革路径,即构建“知-行-研”卓越教学知能体系、再塑技术支持的实践资源、创新教育硕士卓越教学能力培养路径;5是5个具体维度,即为实现3个层面的路径而进行的建设面向课堂教学的案例库、建设面向技能形成的案例库、再塑教学过程、变革教学模式、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5个维度。从近年来的实践效果来看,该培养模式的改革效果十分显著,实现了高校育人与社会用人的“无缝对接”,培养了大批具备学科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素养的教育人才,满足了基础教育对大量高层次师资的紧迫需求,为同类型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根据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具备深厚的学科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素养。”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赵可云认为,该培养模式解决了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知能体系模糊化、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理论学习与实践断裂、教育硕士扎根实践情境的教学实践缺失、教育硕士教学研究缺乏实践共振等现实问题,提高了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与效率。这种培养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较强教学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必定是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体两翼三层五维”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新方向,将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提升到同等重要的高度,以学促用、学用结合,打造真正为现代信息社会所需的高水平人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该模式培养下得到提升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定成为打造创新性科技社会的主力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