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22年实现全市平安智慧小区全覆盖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14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梁莹莹

  在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改革攻坚求突破”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明园通报了社会体制改革有关情况。今年以来,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不断健全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体制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为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服务环境和法治保障。
  城乡社区网格由1.1万个增至1.36万个
  袁明园介绍,今年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年试点工作的关键一年,烟台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特色鲜明、运行高效的良好势头。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不断提升。面向6700多个村居,创新开展“无非正常上访、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公共安全事故”的“三无”社区(村)创建活动,各类风险隐患最大限度化解在社区。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结合疫情防控,研究出台《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规范(试行)》,全市城乡社区网格由1.1万个增至1.36万个,助力摸排中高风险地区来返烟1.5万余人次,管理服务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人员6千余人,为全面筑牢社区(村居)疫情防控工作防线作出了积极贡献。智能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雪亮工程”联网一类监控和社会监控达11.7万余路,建成一、二级平安智慧小区示范点40个,力争2022年实现全市平安智慧小区全覆盖。
  着力推动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烟台市两级法院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民商事案件,依据案件繁简程度进行分流,构建“简案速裁、类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办案模式。截至8月15日,全市法院院庭长办理各类案件3.7万件,占结案总数的47%。
  46项业务列入“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事项清单
  着力实施公证服务“四民”工程。深入开展公证“惠民工程”“为民工程”“利民工程”“便民工程”,将46项常见的公证业务列入“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事项清单,以“一次办好”打造贴心公证;启动烟台市公证与不动产业务联办工作,全市已有12个公证处与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签订“公证+不动产登记”业务联办合作协议,以业务联办打造服务公证;实施公证减证便民,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以减证行动打造暖心公证。
  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成立烟威职业教育共建共享联盟。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日检测能力达到200万人次
  着力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实施,低保、特困供养办理时限由过去4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以内,急难型救助对象24小时先行救助,小额临时救助由乡镇(街道)直接审批。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全市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6亿元。巩固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部免除学费,发放资助金1.5亿元,惠及学生10万余人次。 
  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完善职能和人员配备,着力提升监测预警、风险研判、现场流调和核酸检测能力。目前,全市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日检测能力达到200万人次,居全省前3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