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踏出乡村振兴铿锵足音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染色铺绘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29日
  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成为网红打卡地。
  泉水樱桃成为村民的“增收果”。
  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如画。
  千里沃野瓜果飘香,谷穗硕长遍地流金。金秋时节,济南市平阴县农民的笑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了最强音。
  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济南市“西兴”战略机遇,平阴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连续两年在全市乡村振兴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先后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如今,平阴县正踏出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染色铺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程凌润  
通讯员 赵青山 董宜来

在组织建设上“起笔”
党建强村“入木三分”

  近年来,平阴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着力完善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收到了阶段性成效。
  北市村位于平阴县东阿镇东北部,地处黄河流域沿岸,全村共有1400余人,土地2200亩。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产业振兴、实施以德治村、旅游旺村,从一个负债累累的省级贫困村变成全国文明村和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村。
  据了解,北市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际AAA级旅游景区,全省美丽休闲乡村、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五星级村党支部。
  “我们村的变化,归根结底就是始终坚持了党建引领这一重要‘法宝’。”谈及北市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史兴顺感慨万千,他说,北市村先后流转1000多亩土地引进花卉产业,投资40万元建起粉皮生产基地,打造了花开百世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史兴顺原本在外做生意,后来他在镇党委的动员下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史兴顺的带领下,北市村的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出来,致富产业接踵而至,乡村旅游红红火火,让北市村从一个乱村、穷村,一跃成为令人艳羡的“全国文明村”。
  推进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关键。平阴县坚持以建设过硬村级党组织为依托,把农村党员组织起来。平阴县在全市率先实施“头雁工程”,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28名,68个经济强村与45个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
  同时,平阴县组织集体和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吸纳社会资本参股运营,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83家,打造党建联合体2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共计1325万元,实现了“头雁引领,群雁齐飞”。
  此外,平阴县坚持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纽带,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并且持续构建“党建e管理平台管人、146村级治理体系管事、智能公章管权”的“三位一体”的智慧党建平阴模式,实现了村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在产业发展上“运笔”
助集体经济“丰筋多力”

  只有夯实了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2021年,榆山街道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创办红色合作社工作。借助这股东风,毕庄村注册成立了平阴县润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亩,并争取了上级资金3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大棚两个,投资17万元对通往大棚的道路进行拓宽修建。
  通过多次外出考察、研究,该合作社最终确定了种植彩椒产业。同时,毕庄村还在大棚周边养殖了九斤黄、雪山黑腿等品种鸡200余只,整合剩余土地种植了绿豆、红豆等杂粮,村民们在合作社建设的这片产业的土地上快乐劳作,并且通过合作社入股的形势实现收益分红。通过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毕庄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20万元。
  特色产业“强筋骨”,乡村振兴“加速跑”。平阴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促进农业与二产、三产全面融合发展,奏响了一曲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交响乐;依托“党建+”平台统筹施策,推动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互融互促。
  同时,该村大力实施全产业链培育计划,把产业内部组织起来。优然牧业、东方希望养殖等一批全产业链项目引进落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30万亩,夏粮连续丰产丰收,今年小麦亩均增收160斤。
  此外,平阴县积极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把特色产业组织起来;集中投入帮扶资金,玫瑰镇发展成玫瑰产业基地,孝直镇发展成奶牛、蔬菜产业基地,孔村发展成生猪产业基地、洪范池镇发展成文旅、百果园产业基地等;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把脱贫群众组织起来。
  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组织和引导群众自发的思考发展产业模式,建立落实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平阴玫瑰连续两年晋级区域品牌全国百强,错位发展、竞相迸发,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拧紧“保险阀”。
在队伍打造上“行笔”
引能人贤者“群鸿戏海”

  如今,在平阴县,一大批“新农人”正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今年34岁的郭晶就曾是其中之一。2018年12月,郭晶在山东煤炭技师学院电力系当班主任,他偶然看到老家平阴县政府网站上登出了一份招考简章:面向平阴籍35岁以下大学生招考82名“乡村振兴助理员”,担任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这个“助理员”,也就是后来推广到济南全市的“乡村振兴工作专员”。郭晶丝毫没有犹豫,带着一腔热情和对家乡的眷恋,她不但报了名,而且成功担任了孝直镇黄庄村村支书助理。
  2020年5月,郭晶通过平阴县的遴选到孝直镇刘家庄村任职,后又成功当选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并在村内投资40万元打造食品加工坊,带领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平阴县突出“不拘一格降人才”,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一方面,深入实施“平阴英才计划”,把域外在编人才组织起来。在全市率先选聘200名本土高校毕业生担任乡村振兴专员,成功回调76名域外在编人才,回引本土返乡创业人才217名,通过换届选举有36人进入村“两委”,4人当选为书记、主任,搭建本土人才孵化基地,积极挖掘培育乡村本土人才。
  另一方面,平阴县积极引进人才,把现有人才组织起来,强化振兴支撑。依托全县首个市级院士工作站、紫金玫瑰高产创新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推动资金项目和人才技术回村,培育齐鲁乡村之星8人,泉城乡村之星51人,技能培训2880人次,创业指导773人次,有59名创业型好青年带动292名贫困户、3927户群众就业创业、开办项目,1名青年成功入围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11名青年和6个集体获评市级五四红旗团干部、团组织和乡村好青年等荣誉。
在人居环境上“收笔”
为和美乡村“画龙点睛”

  秀美如画的村庄中,房舍整齐;平坦整洁的道路旁,绿树成荫;游园广场的凉亭里,笑声阵阵。日前,行走在平阴县的广大农村,处处洋溢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乡村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近年来,平阴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分类实施,让乡村提“颜值”、增“气质”,全力奏响群众美好生活“幸福曲”。积极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
  以“玫瑰山水”“泉水阿胶”为主题,以“玉带河”“浪溪河”为轴线,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总体要求,平阴县规划打造泉水阿胶文化、玫瑰山水风情两条精品线路,创建1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成功创建“玉带玫香”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
  同时,平阴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深化“出彩人家”创建,完成农村改厕4.3万户、污水治理110个村、杆线整治243个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融家家户户“小盆景”为乡村“大风景”,让美丽乡村更显魅力。
  此外,平阴县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加强省级美丽示范村建设。加强县域水系连通,40公里黄河绿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造省市级美丽乡村36个。
  平阴县还加快推进“玫瑰花乡”“花开百世”田园综合体建设,不仅策划打造浪溪河古镇泉乡、锦水河城乡融合、玉带河农旅休闲3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让一花一草、一街一景、一城一筑都充分彰显文化内涵和浓郁风情,让每位游客觉得“有看头”“看得懂”“看入迷”,真正停下来、留下来、住下来,进而带动农民增收,拉动周边经济发展,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