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最强音”

齐鲁晚报     2021年09月30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聊城农行主动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源投入、加快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入手,打好支持乡村振兴组合拳,努力书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真金白银投入,保障乡村
振兴重点领域金融需求

  截至8月末,聊城农行县域贷款余额202亿元,还原处置因素后,较年初增加32.5亿元,增速15.3%,其中,涉农贷款增加17.4亿元,增速8.2%;乡村产业贷款增加22.7亿元,增速53%,高于全行41.1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增加1.77亿元,增速10.4%,高于全行11.6个百分点......这些“硬核”数据的背后,是近年来聊城农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深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好证明。
  “为确保县域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充足有力,年初我们就提出了县域贷款投放高于全行增速的目标,单独设置了县域贷款、涉农贷款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计划,倾斜人财物等资源,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对涉农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我们还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资料容缺审批,全力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聊城农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刘保江表示。
  宝贵的信贷资源要用在刀刃上。聊城农行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和城乡融合、县域消费升级、数字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向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投放固定资产贷款超7亿元,新获批各类重点项目30余个,年内预计可投放贷款20亿元以上。
  近年来,农行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上不断探索新路子,研发新产品。省农行积极与省农担保开展合作,在全省金融同业中率先推出了强村贷创新产品——强村贷,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融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以前合作社贷款难、贷款贵。现在,农行推出了‘强村贷’,合作社有省农担公司给担保,贷款利息低不少。”阳谷先运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先运有感而发。今年3月,阳谷先运辣椒专业合作社接到重庆一家重产企业一次性订购50吨朝天椒定单。不巧的是,合作社刚刚发出的几批辣椒贷款尚未到账,50吨朝天椒的收购、加工等环节所需的费用成为合作社的一大难题。农行阳谷县支行了解情况后,安排专人上门查看,推荐办理“强村贷”产品。“前后不到10天,通过‘强村贷’办理的80万元贷款就到我账上,这可解决合作社的一大困难。”方天运激动地说。
  产品的不断创新,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背后,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为全面对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我们在原有三农金融事业部的基础上,又新设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与公司业务部合署办公。倾斜规模、限额、经济资本占用等资源,优先保障县域贷款信贷投放需求,对横跨城乡的项目优先采用银团方式,并确保县域不低于50%的投放份额,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聊城农行潘勐行长表示。
创新产品业务,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服务供给能力
  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必须始终紧扣各地“三农”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涉农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近年来,聊城农行针对各县区农业农村发展特点,持续加强服务创新,构建了差异化的“三农”服务体系。在信贷政策方面,建立了“年度信贷政策指引+行业信贷政策+区域信贷政策”的差异化体系,出台了近40个涉农行业区域信贷政策。
  在产品创新方面,建立了“全行通用+区域特色”的“三农”产品体系和“总分行联动、线上线下统筹”的“三农”创新机制,全行“三农”金融产品总量达到230余个。从“农民安家贷”“美丽乡村贷”“振兴齐鲁贷”等线下产品,到“惠农e贷”“小微e贷”等线上产品,再到“大棚贷”“秀苗贷”“鲁担惠农贷”等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不断创新推出“接地气”的金融产品。
  在渠道建设方面,搭建了“人工网点+自助银行+远程银行+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金融服务+流动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渠道,畅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2019年,为解决物理网点覆盖不足的问题,省农行为全省4个分行配置了4辆移动金融服务车,有效解决了村民开立银行卡、转账、理财等日常金融服务需求,其中就有1辆在我市莘县。在因恶劣天气导致断水断电断网等特殊情况发生时或需要集中为客户办理业务时,该服务车能够24小时不间断提供金融服务。
  “要准确把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运用创新思维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特别是要做好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全力满足农业农村领域涌现的新产业、新工程、新载体、新需求。”聊城农行肖月强副行长表示。
强化银政合作,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加强银政合作,是新形势下合力推进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银政互信共赢的有力举措。聊城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三农”金融需求旺盛。作为“农”字当头的国有大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满足涉农领域金融需求,农行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为顺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助推农村“三资”管理更加智能、高效,聊城农行推出了“三资”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与银行账户、流转合同等有效关联,实现线上关联支付、账务处理、财务核对、资产资源流转管理、“三务”公开、党建管理等多项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在管理农村集体“三资”过程中的规范性、效率性、便捷性问题,较好地满足村集体数字乡村治理和综合金融需求。
  “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好几月的工作现在很快就能搞定。”提起刚刚上线的“三资”管理平台,东阿县姚寨镇经管站站长赵文娟高兴地说。姚寨镇地处东阿县城西北,下辖9个管区,现有人口3.5万人。该镇人口少,但村落多,产权复杂、纠纷较多,在“三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农行东阿县支行主动上门对接,为姚寨镇政府上线了农行“三资”管理平台系统,能有效满足该镇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和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现实需要。2020年以来,聊城农行先后为全市31个乡镇上线了“三资”管理平台,覆盖全市6个县(市)区。
  为凝聚银政在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农行点多面广的服务优势,全面运用数字化手段、线上化产品,为“三农”领域各类客户提供全渠道、全流程、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今年以来,聊城农行先后与高唐、度假区、莘县政府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通过信息共享、资金互通,开启银政双方在乡村振兴领域互利合作、发展共赢的新局面。
守牢风险底线,确保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长期可持续
  三农领域产业基础薄弱,投入大、风险高,把服务好乡村振兴与实现商业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是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科技手段是防控风险的制胜法宝。据介绍,农行建立全流程、自动化的农户贷款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对接征信、公安、司法等系统,整合内外数据建立模型,对农户整体画像、交叉验证,全面覆盖客户准入、授信审批、签约用款等贷前贷中贷后关键环节,自动监测风险。
  针对三农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健全这一难题,农业银行积极参与、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分支机构结合业务营销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大集等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征信专题宣传,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实施差异化信贷策略,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农户,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实行优惠利率,触动农民自觉提高信用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我们将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三农业务特点,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和工作方式,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真正做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农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克杰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