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大教授荣获北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聂劲权:偶然开始的表演身份

齐鲁晚报     2021年10月10日
  在日前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小成本国产电影《云霄之上》在15部入围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三项大奖,影片的主创团队和7位男演员在宣布得奖的一瞬间欢呼雀跃。激动之余,电影《云霄之上》其中一位男主鲁博文的饰演者聂劲权快速收拾好了情绪,准备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我从未想过会获奖,得奖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了我的创作理念,也给我前行的动力。”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了聂劲权,了解到这位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是如何演绎出一位平凡且有血有肉的老红军战士,他也分享了作为非专业演员,与电影艺术碰撞出的灵感火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宋说

老兵经历契合片中角色
  作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聂劲权的演员身份几乎是从“偶然”开始的,“我以前演过一些临时的角色,比如说剧组需要一个野人或者道士的角色,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我就上了。”《云霄之上》开机前的一场试戏,同样给了他“偶然”的机会,“鲁博文这个角色需要有些人生阅历也会点手艺,剧组选拔过程中,感觉我和这个角色有点吻合度,所以他们决定给我机会让我表演一下。”聂劲权说。
  在一片小树林中从A点爬到B点后死掉,是聂劲权的试戏场景。作为“萌新”演员的山东师大教授,面对突然的试镜,在脑海中迅速勾画出了一条行动路线和肢体动作。“我把一分钟的表演切割成一秒内需要做哪些动作,五秒内的动作节奏是怎样变化,本着不能很平均的概念,在中间去思考设计一些表演的路径和节奏。”聂劲权说道。
  在这条试戏的表演中,聂劲权以一条过的实力得到了导演的肯定。聂劲权说,自己不知道能不能算是演技派,首先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实践的,这份感觉不仅来自他理性的表演语言,更来自于他曾经当兵的经历。“拍摄战争片需要专业的打磨,我是当兵出身的,在部队待过11年,所以我的军事动作也算比较标准。我计划了一连串的动作,加上表演语言的组合,演完以后剧组直接给了一条过。”聂劲权说。
  电影《云霄之上》在浙江省丽水市的森林拍摄,过程中遇见毒蛇飞虫不算新鲜,演员受皮肉伤也是常有的事,而对于聂劲权来说,这场不到两个月的拍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在一场渡江作战的重头戏中,聂劲权自知水性不好,但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还是硬着头皮顶了上去。“那条江深到用长杆也测不到底,我从来没去过深水区,而且憋气能憋两分钟已经到极限了。拍摄中潜水扎到了江中间,整个人一下慌了,脚在底下拼命地往回蹬,体力到极限后就控制不住地呛水,那次潜水渡江的戏真的吓坏了。”回忆起片场的拍摄,聂劲权记忆犹新。
表演也需要留白创作
  在《云霄之上》获奖的7位男主角大多是素人演员,他们中有国家级身障运动员,有未毕业的大学生和小学生,也有来演电影的话剧演员。获奖之前,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聂劲权为大家所熟知的身份,是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绘画和摄影的艺术海洋中徜徉已久,聂劲权说,演戏对于自己而言,是找到了另外一种艺术的表达出口。“我并不认为演戏对我而言是‘跨界’的行为,演戏也是在做艺术,是释放情感和思考的输出形式,表演就是我艺术创作的另一个出口。”
  “我目前从事的创作看起来与表演没有多大关系,内在却是可以互通有无的。”聂劲权认为,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创作的内涵其实是一样的,无非是最终的呈现形式稍微有所区别,“比如表演的节奏,实际上和绘画、摄影的创作都很相似,表演更是和绘画摄影等一样,有时也需要留白创作。”
  对每一个镜头都带有理性的分析,是聂劲权身为素人演员对镜头感的培养方式。“要紧紧地为角色的表达而服务,还需要多加对表演的理性思考。”而在导演刘智海的指导下,聂劲权更是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激情畅快,“导演不喊停我就要继续表演,比如跪在地上演的是为战友默哀,实际上我是在思考下一步怎么演。”这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演过程,在片场时刻点燃着聂劲权的创作灵感。
  结束了北京电影节的颁奖典礼,聂劲权怀揣着对艺术创作饱满的热情再次回到山东,在采访中他说,“在《云霄之上》的制作中,我们付出了真正的努力,也践行了我们艺术创作的初心,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东西。”谈到未来关于艺术创作的计划,聂劲权说,“如果是表演,有适合角色的话我会勇敢去尝试。但无论是否与电影相关,我都会坚持我的创作,用内心真实的表达在不同艺术领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