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玩“举高高”?当心乐极生悲

齐鲁晚报     2021年10月24日
  人生不是玩游戏,游戏失败了还可以重来,生命不可以。
  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家长会时不时用双手托着你的腋下,喊着“1、2、3,飞喽……”“举高高”这是几乎每个孩子都玩过的游戏,其实更确切地说是“被玩”的游戏。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大人孩子都快乐的瞬间,会把危险带给孩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韩虹丽
 
“举高高”造成的伤害
屡见不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网上搜索“举高高”关键字,令人意外的是,最先出现的并不是“快乐”“开心”这类字眼,排列最靠前的居然是“严重损伤”“ICU”等让人心发颤的字眼儿。童年里让人开心的“举高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10月10日,河南商丘的王先生在跟儿子玩耍时,看孩子对头顶的灯很感兴趣,于是就和儿子玩起“举高高”的游戏,不想一下子没接住,儿子被摔成了脑损伤。
  孩子被紧急送往医院时已经无法自主呼吸,全靠呼吸机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医生更是下达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医生告诉夫妻俩,孩子情况十分危险,想要恢复到以前不太可能。王先生非常悔恨,“我一辈子都过不去这个坎,这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
  其实,因“举高高”造成的意外伤害屡见不鲜。
  2019年,广东珠海一名3岁女娃因为家长“举高高”,被吊扇击打,导致颅骨粉碎性骨折;2018年,福建三明4个月大的女婴同样被亲戚逗着玩“举高高”的游戏,却不小心造成外伤,当时因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经过3小时抢救才转危为安……
  “小朋友头比较重,发育也尚未完全,尤其是脖子较软,扔抛的过程中,即使没有摔伤,也非常容易导致脖子损伤,或者晃动脑袋后导致脑神经受损。”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广宇说,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每天门诊量有50多个,其中有10多例是玩耍时儿童受外伤。”情况较轻的是皮外伤,恢复一段时间就好,严重的会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甚至不可逆的损伤或死亡。
高抛导致的外伤
可能留下后遗症

  王广宇介绍,一般玩“举高高”的宝宝大多处在0-3岁,这个时候的宝宝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身体各部位还没发育完全,特别是颈部肌肉特别柔软。
  在婴幼儿的全身重量中,脑部重量占据1/4,因此,当大人把孩子抛出去之后,宝宝头部的重量就需要颈椎来承担,颈椎的压力过大,就很容易受损。
  王广宇介绍,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过不少因为玩耍导致外伤的孩子,目前就有3个不慎从高处坠落受伤的孩子正在住院。
  “一般情况下,伤情较轻的孩子不需要住院,住院的孩子大多情况比较严重。”王广宇表示,高空坠落这类外伤,严重的可导致头皮血肿、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挫伤、脑梗塞甚至死亡。
  除了“举高高”导致的外伤,神经外科还收治了诸如高楼坠落、沙发或床上坠落、滑梯或楼梯跌落、让玩具打伤的孩子。
  在某视频平台上,定位郑州的一条视频显示,家长逗孩子“举高高”导致孩子头部受伤引发癫痫,每天发作四五次。同样引发癫痫的还有一名3岁男童,因家长在一旁玩手机没注意,孩子从滑梯上栽下伤到头部。
  “癫痫是颅内血肿的一种表现,外伤严重的话会有生命危险,也会留下后遗症,像肢体障碍、脑瘫、智力受损、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王广宇说,这种情况还需要长期做复健治疗。
  由于新生儿大脑体积小于颅脑体积,而且漂浮在脑脊髓液中,在婴儿被高抛、摇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碰撞、挤压等情况,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使脑组织移位,会有潜在的脑神经损伤。因此王广宇建议不要和小于一岁的婴儿玩这种高抛的游戏,更不要用力摇晃孩子的脑袋,以免发生意外。
  家长在与年纪稍大的小朋友玩游戏时,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在旁边做好防护是很重要的。
  即使推婴儿车,也尽量选择平坦的路面。此外,还要注意对孩子颈部进行保护,防止发生意外。
年轻父母
别“恶搞”孩子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升级”当上父母,#年轻父母带娃#这一话题曾频繁上热搜。
  你是否也在网络上刷到过类似视频:父母扮鬼脸吓孩子、让孩子做高难度翻转动作……孩子仿佛变成了家长的“玩具”。有些家长或博主还会写出类似“生孩子不玩还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网络上翻了翻关于“恶搞”小孩的视频,发现有在门框贴上透明胶带故意绊孩子的;有敷面膜故意吓唬孩子的;有把一个大雪球故意砸到孩子头上的……这背后其实都隐藏了巨大的风险,但评论中大部分网友只是哈哈一笑,很少有人会注意安全问题。
  王广宇介绍,除了像“举高高”这类常见的游戏,还有很多游戏也是父母应避免的雷区,如“骑脖马”“快速转圈圈”“连体走路”“拔萝卜”等。
  王广宇表示,并不是说家长和孩子不能做亲子游戏,而是在做游戏时一定要做好防护。不仅父母要树立保护意识,也要谨防周围人对孩子如此“下手”。
  “前两天还有一个病例,孩子在高台上玩,结果刮了一阵大风,将孩子吹了下来,将近一层楼的高度呢,多危险啊。”除了因日常游戏互动受到外伤外,王广宇的门诊上还有很多因家长粗心造成的不良后果。“有位奶奶鞋子比较滑,一脚没踩好,抱着孩子从楼梯上跌落下来。”
  前几年还发生过这样一起悲剧,超市里,一位爸爸拖着孩子一前一后走着玩耍,爸爸突然重心不稳向后跌倒,一屁股坐在孩子的头颈部,孩子再也没醒来。
  王广宇说,很多家长都会陪着孩子边走边玩。两个大人抓着宝宝荡个秋千啦,让孩子骑在脖子上望远啦……特别是人高马大的爸爸,喜欢一些比较“大力”的玩耍方式,宝宝也会觉得好玩,爸爸受到鼓舞,犹如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更起劲儿了。结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或者碰上其他突发状况,悲剧就发生了!
  “一定要呼吁家长规避风险。”王广宇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说,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护,如家具棱角包一下、在孩子活动的地面铺上较软的垫子,做亲子游戏时,一定不要做危险动作。家里能入口的小物品或危险物品不要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区域,更不要让较小的孩子一个人独自玩耍。
  王广宇还提醒,天气转冷,马上到供暖季,家里烧热水的次数也会增多,孩子被烫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家长一定要做好防护。
  “如果孩子不慎发生外伤,首先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出现抽动、昏迷、精神恍惚,应立即拨打120,若局部出现包块,出现呕吐、嗜睡、兴奋烦躁等反常现象,更应该尽快送医检查。”王广宇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