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发布《劳动周活动设计参考案例》

设立试点实验校、打造实践基地图谱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04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潘世金       

涵盖12学段
出台劳动周活动设计参考案例

  3日上午,在天桥区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上,12学段的12位教师分享了劳动周活动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幼儿园教师通过开展“自己穿衣、吃饭、做爸妈小帮手”的劳动训练,锤炼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中小学教师有的从“儿童习得生产、生活、服务性劳动技能”入手,设计“玩转厨房电器、淘宝大集、我是田园小当家”等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的在引导学生们走进超市、农耕基地、博物馆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真知。
  据介绍,前期天桥区教体局多次邀请一线校长、干部、教师、在校学生、家长反复论证,出台了《天桥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周实施方案》,从“时间确定、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组织保障、专业评估”等方面对劳动周进行整体设计、解决劳动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给予学校劳动周宏观层面的指引。
  为避免无序盲从,天桥区教体局设立了12个试点实验校,每个实验校选定一个年级先试先行,为区域劳动周活动实施提供范式样本。在劳动周《实施方案》的指导下,12所试验校在课程设计上进行了年段、年级的梯度设计,为天桥区的劳动教育从随意化、碎片化走向体系化、序列化,以及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梳理汇总全区劳动周活动基础上,天桥区将中小幼12所学校12个年级的活动课程汇编整理,形成了突出实践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体现生活性、生产性和科技性的《天桥区劳动周活动设计参考案例》,从“活动背景、活动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标、劳动清单、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反思”板块入手,以“时间轴线”为线索,以“劳动地点”转换为脉络,以完成“劳动清单”为内容,重现学校劳动周教育真场景,为学校呈现了一本看后就能操作的指引书。
  该书根据学校实践经验,重点呈现活动内容设计,从认领“劳动清单”入手,详列一周活动框架,细描劳动周每天活动内容,适时给予“教育意图说明、资料卡、安全教育说明”等课程指导,构建起了“研—学—做—展—评—思”六维链条闭环体系,让“教什么”“怎么教好”都有据可依,有本可学。
  “这本《参考案例》是全体天桥教育人多年来从实践探索中总结出的‘从课堂到生活、从校园到社会、从认知到实践’的结晶之作,是天桥区开展劳动教育的样本和典范。”天桥区教体局局长张萍说。
编制实践基地图谱
构筑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为满足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需求,今年年初,天桥区教体局积极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劳动教育的多样化,并在申报的97个基地中遴选出45个基地,作为天桥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
  为方便学校使用,天桥区教体局还编制了天桥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图谱,明确场馆名称、地址、劳动教育类型和联系方式,为学生走出校园,推动劳动周深入开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和实践体验平台。
  此外,天桥区多所中小学将校园、教室作为学生校内课外劳动第一基地的要求,例如泉星小学的百草园,周闫小学的耕读园,行知小学的生活教室等,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统筹楼道走廊,花园绿地、功能室等区域,按照至少容纳一个班级实践的标准,投入专项经费50余万元,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微基地200余个。
  接下来,天桥区教体局将制定实施方案,提供条件保障,加强宣传引领,以“劳动周”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一体化推进全区中小幼劳动教育各项工作,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普遍重视、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富有天桥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以区域为引领,开展劳动教育?劳动周怎样开展实施?11月3日上午,济南市天桥区教体局举行劳动周展示暨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12学段的12位教师分享了劳动周活动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活动现场,《2021年度劳动周活动设计参考案例》全新亮相,并发布天桥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图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