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袭来,烟台提前8天正式供暖

“看天供暖”渐成常态,如何做到的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09日
  ◥烟台芝罘区一居民家,温度计显示着室温是2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钟建军 摄
  寒潮来袭,风雪交加,烟台气温呈现“断崖式”跳水。为保障城市平稳运行和群众温暖过冬,烟台市提前启动了2021-2022年度城市集中供暖,11月8日零时正式供暖。
  往年,烟台市11月16日正式供暖,提前一周低温试运行,而今年11月8日零时则是正式供暖,不少居民家里已经热起来。在烟台,看天供暖已渐成常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梁莹莹 张菁 钟建军

一热企储煤18万吨
启动室外气温预警机制

  11月8日上午,在烟台市城管局热力公司祥和分公司,两台锅炉已经启动,打开闸门,炉火烧得正旺,热得人不敢靠近。针对烟台此次降温,该公司从6日开始启动供热运行调试,提前供暖,为老百姓送上一波“暖流”。
  伴随着机器轰鸣声,该公司经理于向阳说,上年度供暖结束后,公司开始对锅炉、换热站和供热管网等设备进行检修改造。同时,为做好供热保障,公司启动了室外气温预警机制,对室外温度进行24小时监测,根据供热运行曲线及时调整供热运行参数。
  烟台500供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焦爱明告诉记者,每年9月下旬,公司的主管网开始注水,二级网也开始注水,10月底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做好,达到居民供热的条件。
  近来,国内煤炭价格水涨船高,供暖企业面临严峻考验。记者在烟台发电厂的封闭煤场里看到,这里堆放着几座小山一样的煤炭,几台挖掘机正在挖煤,时不时有大货车出出进进。据了解,目前发电厂已经储存煤炭18万吨。“烟台500供热将依靠热电联产技术优势,努力提高供热保障能力,供暖初期每天消耗5000-6000吨煤,目前的存煤可满足电厂30天的耗煤量。”焦爱明说,煤炭的采购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弹性供暖成常态
已推行多个采暖季

  在今年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烟台提前一周正式供暖,是保障民生的暖心之举。
  其实,自2012年度采暖季以来,烟台市从原定的11月16日正式供热提前至11月8日供热试运行,这种灵活的供热方式确保了法定供热期开始后达标供热,而且能主动应对可能到来的寒流等低温天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市民欢迎。
  记者查询近几年的烟台供暖日期发现,从集中供暖开始,烟台市一直延续着11月16日到3月31日的供暖时间。近年来,“看天供暖”模式成为常态,市区各主要供热公司均在11月16日正式供暖日前一周开始进行低温运行,突遇降温天气,可随时提高温度,3月底出现降温天气,多次延长供暖时间。2008-2009年采暖季因遭遇倒春寒,烟台市将采暖季结束时间从3月31日免费延长至4月3日;2015—2016年度供暖提前至11月8日零时;2018—2019年度供暖期延至清明节前后……
  烟台市城管局公用事业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弹性供暖让居民不再挨冻,看天供热将作为一种常态延续下去。
想方设法储存煤炭
给热企提供补贴

  提前供暖,意味着供暖成本增加,意味着供暖系统需做好充分准备,意味着接诉工作也要提前展开。对供热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在民生和经济利益之间,烟台是如何考量的?
  据烟台市城管局公用事业管理科科长高旭涛介绍,保障供暖是重要的民生工作。烟台市专门成立了全市城市集中保暖工作专班。为保障今年顺利供暖,烟台市城管局作为全市供热行业的主管部门,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带领5家供热企业到济宁市梁山港协调煤炭。同时邀请济宁能源集团到烟台进一步座谈交流,现场与烟台5家供热企业签订协议,一旦出现煤炭短缺的情况,济宁可以给烟台市提供应急保障。
  在今年煤炭价格高涨的形势下,烟台市也给供热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由烟台市城管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研究了对于2021-2022采暖季给市级供热企业的补贴,拿出补贴意见。
部分区域未达标
主管部门现场督导热企

  “今年供暖力度比以前都要大。”高旭涛说,以前热企提前一周低温试运行,而今年是提前一周正式供暖。为了把提前供暖工作落地落实,市城管局专门成立三个督导组,每天到市区供热企业进行督导调度,下一步还要去区市督导,现场协调解决问题,直到企业正式供暖。
  针对烟台莱山区、高新区等地居民反映暖气不热的问题,高旭涛回应称,目前莱山和高新的供热主要由清泉供热承担,清泉供热除了供热,还有供冷的任务,今年供冷任务9月15日结束后,需要进行配套工程的主管道口施工,由于这些因素影响,从11月6日低温运行到升温,再到正式供暖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加上清泉的供暖区域比较大,所以说需要几天的时间,初步定于11月8日提温,11月12日可以正常运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