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

奥运健儿给齐鲁晚报发来祝福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09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梁莹莹

  2021年,烟台健儿用现象级的表现为家乡带来了诸多荣耀。八月的东京奥运赛场,山东健儿将7枚金牌收入囊中,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其中烟台健儿贡献三金。九月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以58枚金牌、160枚奖牌的成绩荣登榜首,烟台健儿贡献21金。金牌厚植于烟台这方沃土,为家乡带来了无尽荣耀。在齐鲁晚报《今日烟台》改扩版11周年之际,刘诗颖、张常鸿、魏萌、魏宁等烟台健儿发来祝福,祝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越办越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刘诗颖:
不急不躁的她还想拿个“大满贯”

  从东京奥运会上的“一掷定乾坤”到全运会上的“一投定音”,中国女子标枪选手刘诗颖收获了自己的两个“第一枚”——中国第一枚女子标枪奥运金牌、职业生涯第一枚全运会女子标枪金牌。9月29日,这位在烟台土生土长的奥运冠军,载誉归来后,和她的教练郭庆仙一起回到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向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勉励大家勇敢追梦。
  东京奥运会刘诗颖比赛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刘诗颖家里和她的家人们一起见证了那个难忘的夜晚,当时刘诗颖妈妈兴奋地表示:闺女回家后,一定奖励闺女爱吃的小龙虾。“小龙虾没吃到,换成了水煮鱼。”刘诗颖回烟台后告诉记者。
  拿到了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的金牌,未来的打算是什么?刘诗颖说,明年有亚运会和世锦赛,想不急不躁、不忘初心地走下去。希望可以突破一下自己的最好成绩,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的世锦赛最好成绩是第二名,我想拿一个‘大满贯’。”
  在紧张的训练间隙,这个可爱的烟台姑娘也给齐鲁晚报《今日烟台》改扩版11周年送出祝福:祝福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张常鸿:
爱吃排骨包子的烟台大男孩

  从东京奥运赛场归来后,东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冠军张常鸿两次回到烟台,在自己曾经生活、训练的地方——烟台市射击射箭中心看望了自己的教练,向师弟师妹传授经验。这位21岁的龙口小伙子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拿到金牌,他的教练说起来都直言“真的很意外”。这个活泼开朗的大男孩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又获得了男子10米气步枪和男子50米步枪三姿两枚金牌。
  此前,在2021省旅发大会召开之际,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独家专访时,谈起家乡美食,张常鸿脱口而出“排骨包子”,可见他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回到烟台后,张常鸿终于吃上了妈妈亲手包的排骨包子。为何对排骨包子情有独钟,张常鸿觉得除了美味,更重要的是对妈妈给予他无微不至照顾的那份留恋。排骨包子是老黄县著名的传统小吃,以其独特性闻名胶东。有句民谣:“蓬莱小面,烟台大饺,不如黄县排骨包。”足以说明龙口排骨包子的美味。
孙一文:
希望家乡涌现出更多的“孙一文”

  10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女子重剑个人冠军的栖霞姑娘孙一文回到家乡烟台。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孙一文沉着冷静、敢打敢拼,勇夺女子重剑个人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成为本届奥运会上我省首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选手。
  为了梦想,孙一文阔别家乡一年多了,在从烟台回栖霞的车上,她感慨万千,主动谈起了自己这些年来成长的经历,“我从14岁练击剑,练到现在29岁,从小到大一年最多放两次假,每次放假最多两个周。”2005年,孙一文进入烟台市击剑队进行专业学习,随后进入省队和国家队,再次回到烟台击剑馆,孙一文和师弟师妹交流击剑技术,分享比赛经验,为大家提气鼓劲。“有梦想要敢想,努力去追。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但是在机会没有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时刻做好准备。未来我相信在这些运动员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孙一文’,为家乡、为

祖国争光添彩。”孙一文说。魏家“姐妹花”:
6次出战奥运创造射击佳话

  10月14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双向飞碟铜牌、全运会该项目金牌获得者魏萌,全运会飞碟双向混合团体冠军魏宁来到烟台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家乡人热情地欢迎了魏家“姐妹花”。
  “一进家门口就是熟悉的感觉。”走进射击射箭运动中心,魏宁说,2008年,在烟台打完比赛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一晃13年过去了。谈到自己的项目,魏宁表示,进入年底,运动员进入一个休整期,不过自己还是会专心训练。妹妹魏萌则表示,身体上出现一些问题,短期内需要先调整一下。
  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双向飞碟项目决赛中,烟台姑娘魏萌为中国射击队再添一枚铜牌,也创造了个人历史。魏宁魏萌“姐妹花”共为山东6次出战奥运会,收获3枚奖牌,代表了山东飞碟的实力和水平,创造一段射击佳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