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计划带动大振兴

耕海牧渔,看自贸烟台走向深蓝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09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晓丹 通讯员 李鹏 

  推进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突破发展现代渔业,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实施经略海洋战略、助力国家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0年年底,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首批量产智能网箱启动,这是中国海工北方总部落地烟台的第一个实体项目。随着经海渔业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经海001号”到“经海003号”的陆续投用,激活了中国北方渔业养殖一池春水。
  一条鱼,一个产业链。“百箱计划”经海渔业项目正带动着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由养殖捕捞向深远海智能养殖、全产业链转型发展,助力广大渔民走上致富路、乡村走上振兴路。
  在远离近岸的广袤大海上,“经海系列”亚洲最大的首批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宛如一个个“海中城堡”,囤起了一座座“蓝色粮仓”!
探秘“蓝色粮仓”
从湾区到深海
养殖换了底色

  在黄渤海交界处,分立着亚洲最大首批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经海001号”“经海002号”“经海003号”,之间相距约3公里。
  “亚洲最大”名不虚传。站在船头遥望,这些智能网箱平台如同“海中城堡”,矗立在海天之间。更令人震撼的当然还是登上“海中城堡”后,立柱上的刻度表显示,“经海001号”当日养殖水深33米——临渊羡鱼,肥美的黑鲪在网箱中偶尔浮出水面觅食,群鱼翻动,银光闪闪,一抹抹诱人的鲜亮!
  海洋孕育了生命,也蕴藏了无限生机。“经海001号”深海智能网箱平台为坐底式钢结构,尺寸为68m×68m×40m,养殖水体达7万立方米,养殖黑鲪约60万尾,堪称一座巨大的“蓝色粮仓”。
  偌大的网箱平台,工作人员只有4人,数十万尾的鱼儿是如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养殖的?
  “经海系列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配套迄今为止国内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饲料运输船,该船饲料舱总容积350立方米,在常规比重0.6kg/L的情况下,一次可以运输固体合成饲料至少约210吨。相当于一次运输可满足6-8个经海深远海养殖网箱的饵料罐补给。通过饲料运输船,饵料可以直接打入漏斗,由分布在网箱四周的投喂口实现每日投喂。每次到了喂鱼时段,大漏斗一侧的机房设备就运转起来,碗口粗的投喂口“哗啦啦”雨点般向网箱内投射着饵料,不断会有鱼群从水下翻出觅食。很难想象,这片水波不惊的围网内养着约60万尾黑鲪,短短数个月,整个“蓝色粮仓”就将出鱼数百吨!
  水下监测系统,可实时记录海水的流速、流向、盐度、溶解氧等多项指标,360度无死角监控鱼类的成长。水下双目摄像机,可监测鱼的尺寸、大小、重量,判断是否达到捕捞标准。食品安全大于天。大量智能化数据的自动收集,形成了一套鱼类成长的全程可追溯系统。消费者可通过这个追溯系统直接查看,明明白白吃鱼。
  网箱的南侧,可看到网衣上几米宽的拉链为吸鱼口。通过吸鱼口,可直接将活鱼运上船。
  “海中城堡”配备有太阳能、风能、汽油发电,海水淡化设备、餐厅、厨房、监控室等基本生活、工作设施。值得一提的是,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全部要运回陆地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则由排污设备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入海。开展深远海养殖伊始,环保意识已做到极致。
  “经海002号”“经海003号”以及即将投用的“经海004号”,设计养殖规模与“经海001号”同等规格。相比于祖祖辈辈的近岸湾区养殖,深海网箱平台到底赢在哪里?答案已不言自明。
  从湾区到深海,养殖换了底色。近岸水质环境得到改善,深远海海域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这种类野生养殖模式,相对于湾区与池养鱼类,充分利用了深水天然饵料丰富、无污染等优势,鱼类成长更快、营养价值更高。对比纯野生鱼类,深海环境因为人类参与变得可控可干预,保证了养殖水体的无污染、无病害,更适合鱼类健康成长。因而类野生鱼的营养价值比野生鱼更胜一筹。这在国内外深远海养殖领域已是共识。
“大渔带小渔”
从靠天吃饭到上门帮扶
渔民换了活法

  黑鲪,学名叫许氏平鲉,俗称黑鱼、黑头,耐低温、生长快、抗病强,是北方沿海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这种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可预防贫血,更被视为产后女性滋补上品。
  在北方滨海,黑鲪的育苗、养殖是很多渔民的重要生计。经海渔业作为“百箱计划”的实施单位,首个养殖品种选择黑鲪不但考虑了市场因素,还有着“大渔带小渔”,帮助乡镇振兴和助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深层考量。
  在离岸数百米的南隍城岛湾区,分布着连片的小网箱,渔民开着机动船正欢快地忙碌着。就在前几年,这种情形还很少见。由于内湾流水少、污染源多、养分少,黑鱼的死亡率高,三年养殖期才能达到一斤多,近几年湾区养殖正进入低谷,基本上靠天吃饭。
  随着经海“百箱计划”的实施,让渔民看到了盼头。通过经海渔业与渔民合作社的合作,让“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模式顺利推行,从采购小鱼苗到指导养殖再到收购成品苗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链条。
  经海渔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渔民采购合格的幼鱼苗,在养殖过程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遇到“疑难杂症”时还会连线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一起找到病因对症下药。等到渔民把鱼养到半斤左右的成品鱼苗,检验合格后经海渔业就打包收走。
  养殖模式的转换,更带来了渔民观念的更新。现在不但南隍城岛,大钦岛、小钦岛等长岛多地都与经海渔业形成合作关系。渔民告别了以往分散经营、养殖品种和密度上无科学论证和盲目跟风的弊端,避免了湾区海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之路。
  “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模式受益者绝不仅是长岛一隅。经海渔业“百箱计划”也带动了省内其他滨海城市渔民的黑鲪育苗业,将更多渔民带上了致富路。
不只是深海养鱼
从一条鱼到一个产业链
未来前景可期

  过去20年,水产养殖是世界范围食品领域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国民的“蓝色粮仓”。推动海水养殖是从近海沿岸向深远海地扩展,潜力巨大。
  烟台是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城市,“百箱计划”是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建造项目,也是烟台片区耕海牧渔、经略海洋的重要载体。“百箱计划”服务乡村振兴,带动的绝不只是育苗业,还担负着布局总部办公、高端研发、精深加工、展示交易和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条,带动海洋高端传感器、特种装备、海洋大数据、海洋生物医药等项目配套聚集的使命。
  一条鱼,一个产业链。深海网箱在适养黑鲪、花鲈鱼类之外,将辅以海面藻类种植和海底贝类底播,在周边海域造礁进行海参等海珍养殖,形成生态化、立体化养殖模式。
  通过规模化生产,将带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加工处理、冷链运输等海洋渔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从深海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运营。如今“经海001号”已进入黑鲪鱼捕捞季,接着很快又将进入下一个养殖周期。
  海浪奔涌,其势已成。
  未来,“百箱计划”还将重点打造集智能网箱养殖、全链条产业园区建设、人文旅游于一体,“陆-海-岛”全方位发展模式,让“百箱”带动千箱万箱,以海洋蛋白为核心产品,带动全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集聚,触发万亿级产业链,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