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善世之根,行大医之道,施仁者之术——

海阳市中医医院:构建“双赢四益”大医之家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09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顺高 通讯员 车承轩

  “医术在高在精更在德,护患在心在意更在善。”在海阳市中医医院,每名医护人员都将院训谨记于心。七年间,“善德”字眼内化于望闻问切间,大医之道渗透在点滴细节中。
  构建“医患双赢效果四益”的大医之家,是海阳市中医医院的愿景。“患者赢得了健康快乐,医生赢得了信任和技能,同时又带来了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发展效益。”这是海阳市中医医院院长孙翔宇对医院愿景的诠释。
  中西并举追求卓越
提质增效惠及民生

  1984年,在海阳人民的母亲河畔,海阳第一家公立中医院拔地而起。近40年栉风沐雨,海阳市中医医院全体人员秉承“励精图治、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医院精神,在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弘扬中医文化,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中医药健康事业融合发展等众多方面,坚持改革创新谋发展,提质增效惠民生,坚持中西医并举,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文化传承、综合实力等各方面均有了长足发展。
  “我们医院配备128排螺旋CT、新光纤超导1.5T核磁共振、奥林巴斯EVIS290电子胃肠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日本东芝智能高端彩超Aplio-400、日本东芝生化仪等大中型设备200余台(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精确的依据。目前设有针灸推拿科、脑病科、脑外科、心肺病科、脾胃病科、骨伤科、外科、肿瘤科、小儿科、妇产科、内分泌科、眼科、耳鼻喉科等24个临床科室。”谈及医院的医疗设备、特色科室和先进技术,孙翔宇如数家珍。多年来,这些响当当的科室,给当地百姓们带来了福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灸推拿科是国家级特色中医专科。脑病科、骨伤科、脾胃病科是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心肺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为烟台市重点专科。先后成立的血液透析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康复中心更是将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翻阅海阳市中医医院发展史,各科室接续奋斗的工作历程从未止步。医院与海阳市残联协作成立标准化的康复中心,开展成人肢体和儿童肢体、心理康复等工作;脾胃病科作为山东省早癌筛查项目点,开展了无痛胃肠镜及镜下治疗和急诊内镜;骨伤科在海阳市率先成功实施断指再植手术和深静脉滤器植入术;脑病科开展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和石氏中风单元疗法治疗疗效显著;心肺病科设立CCU,成功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置入术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小儿科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发热、咳嗽等症疗效良好……
  以中医起步的海阳市中医医院,如今中西并举,24个临床科室全方位发展,冲在护佑人民健康的第一线。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院积极请战参与一线防控,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各留观站、车站卡口等重点岗位坚守工作。48小时高标准建设留观站92间,有效保证了重点人群的管控。护士姜红作为烟台市第四批医疗队员之一,支援湖北一线,圆满完成任务。“为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疫情防控期间,院内根据省中医拟定的指导方剂,结合海阳地域特色、疾病阶段、各群体生理特点,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初步确定五个协定处方,对症开具,为一线防控人员及密切接触者配送中药制剂近万服。今年8月份,在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中,医院组织名老中医配伍解暑清热且扶正化湿的祛瘟防暑茶,为各核酸采样点配置近五千包,收效良好。核酸检测实验室自去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截止到目前,已检测核酸样本50余万人次。”孙翔宇称。
传统中医守正出新
中医联盟提档升级

  传统中医守正出新,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进一步畅通了优势资源的共享渠道。经过前期的准备,海阳市中医医院先后与原北京陆军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烟台山医院、烟台市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了医联体;与青岛眼科医院、烟台市口腔医院成立了专科联盟,聘请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授课,促进中医特色优势技术下沉,并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为契机,切实培养基层实用型医学人才。
  “海阳市要扎实推进省级县域中医医共体试点,为全市面上提供经验。”孙翔宇说,去年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项目中,海阳市中医医院作为烟台市唯一获100万项目支持资金的医院,初步打算为六处乡镇卫生院各培养一个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各扶植一个重点学科,探索发展紧密型中医医共体。孙翔宇说,医院逐步细化医联体及中医医共体建设工作。与龙山街道卫生院、行村镇卫生院,凤城街道卫生院组建的颈肩腰腿疼、脾胃病、心血管病专科联盟已经成立。专科联盟本着相互帮扶、技术共享、优势互补原则进行运行,有效发挥本院专业技术优势,就基层所需技术实施对口帮扶,安排业务骨干每周到成员单位进行帮扶指导,力促规范开展临床、护理、管理业务。
  当前,海阳市中医医院正在加速提档升级,推进省级医共体工作。
  “去年,我们申请了眼科、脾胃病科两个中医院内制剂,并应用于临床。”据孙翔宇介绍,为保证医共体及三处专科联盟建设工作,医院进行信息化系统打造,完善信息化远程会诊系统,并与六处卫生院打造完善的双向转诊系统,加强特色专科的医学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一体化服务,搭建信息化病人管理平台,建立专科病例管理数据,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立质量管理监控体系。
  目前,医院医共体内以“一堂、一师、一术”为抓手,凝聚医共体各方力量。一堂即统筹医共体内国医堂建设,均开展以中医特色门诊为主的全专科联合门诊;一师即培育一批群众口碑响的中医名师,组建以中医名师赵学道及“烟台名中医”张义波、姜洪洋为首的中医专家团队;一术即继续选择耳穴压豆等10项简、便、效、廉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善作善成“拉手联户”
杏林脚步踏遍各个角落

  女儿远在新疆,九旬老人独自就医,导医全程陪同;医护7小时手掰400多支安瓿救回轻生男子……生命至上,先入院救治再收费,这样的暖心场景时常在医院上演。
  “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公益性。我们应在致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让更多群众分享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孙翔宇坚定地说。
  近年来,海阳市中医医院把准公益事业方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动服务。特别是公立医院进入药品、耗材“零差价”时代后,医院全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采购制度,严把药品质量关,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按进价销售,保证了海阳市及周边老百姓能够用上放心药、便宜药,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打造温馨的诊疗环境,在病房推行“孝爱活动”。孙翔宇亲自撰写了《中医特色疗法简介》和《陪护病人要点歌》张贴在病房。“住院者盼早愈,医患双方齐努力”“三焦原是阳池穴,心包大陵原又重”,病区医护人员将这些简便易传唱的中医适宜技术教授给陪护家属,既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又保证了医疗效果,还营造了孝亲关爱的文化氛围,一举多得,赢得了病人、家属乃至社会的赞誉。为满足患者对中医药诊疗快捷方便的服务需求,今年6月份,医院面向城区推出了代煎中药免费配送服务,代煎中药的患者在家就可收到煎煮好的中药汤剂。
  在孙翔宇的提议下,医院组建了杏林志愿者团队,定期走进社会福利中心、社区等,送医送药送爱心。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高质量完成公益查体工作。在医护人员中开展“手拉手”活动,为“拉手联户”的家庭全方位提供医疗服务,搭建了与群众的连心桥。孙翔宇还带领医护人员积极到行村镇庙河前村、朱吴镇大桃口村、吴家沟村,为村民义诊、结对子、捐献款项、建设健身广场和文化书屋、争取水利项目,还经常到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养老院义诊。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展望未来,孙翔宇有更多期冀,他希望继续坚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立善德根本,树服务标杆,创中医院品牌,扬清风,树正纪,坚持“优服务、重执行、促发展”的总基调,以不怕苦、能吃苦的干劲儿,以确定性措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变化,用工作的高效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用优质服务赢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以善德之心收获社会群众的尊重和认可,终其一生为构建“双赢四益”大医之家不断努力奋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