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融“合”共进

烟台开发区王懿荣高级中学正式启用,助力每位学子更好成长成功成才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09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杨好亮

  9月3日,烟台开发区王懿荣高级中学正式投用,迎来了首届700名高一新生。学校由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一体化管理,统筹均衡安排师资力量,统一管理方式、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研模式、统一集体备课、统一授课进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努力为每位学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助力每位学子圆梦理想大学,更好成长成功成才。
  开学第一课
“理想照亮未来”

  新学期第一天,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摞码放整齐的课本,让学生们倍感亲切。
  “同学们好!新的学校、新的学期,新起点、新希望,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心理状态、身体状态、学习状态进行调整,步入新的学年!”课堂上,班主任组织开展了题为《“携手抗疫 爱国力行”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学习疫情防控要求、了解新学校规章制度,并围绕革命先烈、功勋人物、时代楷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同学们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据介绍,王懿荣高级中学是开发区第二所公办高中,是开发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学校位于古现街道办事处湘潭路9号,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设60个教学班,可容纳3000名学生。
  学校建设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学校顺应凤凰山山地地形,采取错层建筑模式,利用连廊串联校园教学、生活、体育各个区域板块,实现功能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融合,能够很好满足学生上课、就餐、住宿、运动等学习成长多元化需求。
智慧校园
助力每位学子全面发展

  学校从设计、施工到最后投用,都始终贯穿着绿色健康的环保理念。全过程采用环保材质,交付使用前均经过严格的空气质量检测,每一项指标都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实现了健康与美观相统一、相融合。同时,通过林荫道、广场植被、校园绿地等系列化建设,旨在打造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校园。
  “功能多样、设计先进的各类功能教室,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体育馆、餐厅、宿舍以及地下停车场等一应俱全,高标准配备智慧黑板、信息化管理终端等设备,有力实现智慧教、个性学、精准管、科学评,构建集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生活服务等应用于一体的智慧化校园,以教育信息化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我们为的就是把学校打造成像家一样的环境,让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学生们感到幸福和愉快。”该校政教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我们给学生提供配备独立卫生间、独立洗澡间、环保家具的四人间,每一楼层均安装纯净水设备,并提供24小时热水,更好地为学生生活、学习提供服务。记者看到,食堂共开设8个窗口、16条通道。总务负责人说:“餐厅提供套餐、单点、特色饭菜等窗口服务,后期,将开设分餐自助区,创设智慧食堂。”
学校高标准配备
名师、骨干教师

  坚持“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理念,王懿荣高级中学目前共有教师68人,其中面向全国引进省市级名师等骨干教师21人。
  学校师资配备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面向全国引进省市级名师,二是统筹调配开发区高级中学的管理人才与骨干教师,三是招聘国内“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形成了结构合理、专业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成为烟台乃至全省的优质名校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保障。
  9月13日学校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身为王懿荣高级中学的首批学子,同学们传承了金石学家王懿荣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如秋日里排云直上的大雁,为王懿荣高级中学注入朝气与力量。
  校长张强作了新学期开学致辞,向学生提出“明规守纪、求真向善、肯学向上”三点要求和“自信、开放、合作、谦逊、坚强”五点希望,勉励他们莫要辜负高中三年的韶光,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将梦想变成坚实的足迹,为凤凰山下的校园增添最亮丽的景色。
  “‘从新出发,融合共进’,王懿荣高级中学作为开发区第二所公办高中,承载着开发区近50万居民的希望,承载着为开发区的未来发展输送人才的重任。”校长张强说,“面对新形势,新学校要有新气象,教师要锻造新精神、树立新姿态、转换新角色;在新征程上,既要相濡以沫,促情感融合;也要借鉴共享,促业务融合;更要传承创新,促校际融合。”
  未来可期,前程可待。在开发区工委管委的优先保障下,在广大家长的信任支持下,在王懿荣高级中学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每一名选择在这里就读的学子将开启不负韶华的奋斗时光,从这里迈向理想大学、拥抱精彩美好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