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交流,我来架桥

山东高考交流会暨智库年会举办,高校高中招生负责人收获满满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19日
  眼下,2022年山东高考网上报名结束,新一年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已经提上日程。新高考下如何开展招生录取工作,如何帮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大学和专业,这些都是摆在高校和高中面前的首要问题。
  为搭建高校高中沟通桥梁,11月1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举办了2021山东高考交流会暨智库年会,与会人员积极参与探讨新高考形势下的大学招生新模式。

  与会嘉宾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要点。
  志愿填报讲究多
这些事项要注意

  经过对2021年山东高考普通类常规批第一次志愿填报(本科专业)及录取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志愿填报中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对此,省招考院副研究员赵洁进行了重点梳理和提醒。
  “问题之一就是志愿填报缺乏逻辑顺序,没有按照从高到低降序排列。”赵洁分析,所填报志愿没有综合考虑喜好程度、学校及专业层次水平等因素降序排列,把自己比较喜好且层次相对较高的高校排在了后面,导致被排序在前的高校录取,给自己带来遗憾。
  赵洁介绍,在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和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平行志愿投档中,被退档考生基本为体检受限专业考生。
  “我们在前期体检工作中,提供过体检告知书,将考生受限专业内容告知考生,提醒考生慎报志愿,但还是有些考生置之不理。”赵洁介绍,从近两年的退档情况看,体检不符合要求成为最主要的退档原因,其中尤以色弱、色盲更为突出,是退档的首要原因。
大学和高中融合创新
发现培养有潜质的优秀生

  “山东大学是一校三地共同办学格局,毕业生更为我们齐鲁大地做出了贡献。比如,我们培养的彭实戈、王小云、马大为、薛其坤4位杰出校友,获得了号称‘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这说明我们本科生培养在全国居于前列。”以山东大学百年历史和本科生培养开场,山东大学副校长吴臻分享了“山东大学关于高校高中人才培养衔接的探索”。
  据吴臻介绍,本科培养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本科不稳地动山摇”,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利用学科综合做好专业优化,通过大类招生、因材施教,为学子们提供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课程、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同时让大家在山东大学感受到多种经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山东大学的每一位学子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英才。
  什么叫“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吴臻认为,一个最优秀的本科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学理科的人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学文科的要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开阔视野,做有创新创业精神和高素质的人,这是学校的目标。
  “山东大学是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再分专业,因材施教。”具体到学科建设,吴臻指出,学校撤销并停招了38个专业。“2019年,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专业启动招生;2020年新增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2021年新增机器人工程、密码学等战略新兴本科专业。”
录取位次列省属高校第一
山师这样进行专业优化

  作为山东省属高校的代表,近两年,山东师范大学经过专业优化调整,录取位次稳住了省属高校第一的位置。在高考交流会上,山东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敬政分享了“新高考形势下山东师范大学的招生探索”。
  王敬政认为,应对“专业+学校”高考录取模式,高校要从内部给考生和社会提供更好的专业和教育供给,当然也需要内涵建设。但是,想做到这一点非常有难度。“当时既有外部压力也有内部压力,我们要想办法构建一种激励机制,让学院和老师主动优化专业。”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原有招生专业的体量下,已经承载不了招生计划的增加,所以高校纷纷增加了一些招生专业。”王敬政分析,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专业+学校”的高考录取模式要求高校要走内涵式发展,需要高校对招生专业进行优化,给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好的专业供给。
  在新高考改革模式推出来后,山东师范大学意识到,如果不积极改革,可能会导致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如果专业培养的学生的就业市场不好,考生可能就不会选择你,最终造成专业录取分数线呈现断崖式下降。
  “针对这个变化,我们大力进行了专业优化调整。改革是在2016年启动、2017年推出,并于2018年完成了专业优化。”王敬政介绍,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一次性暂停了20个本科专业招生,另有1个方向暂停招生。“当时调整力度非常震撼,等到了新高考改革,这项工作的效应才显现出来。”
如何做高中生涯规划
要帮学生找到合理出口

  在山东高考交流会上,从2004年起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志愿填报的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高良元,进行了“高中生涯规划经验”为题的主旨分享。
  分享刚开始,高良元脱口而出:“感谢齐鲁晚报给我们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这对高中学校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大学的探索和经验分享,我们能够学习到一些政策、掌握相关数据,也真诚希望加强与省招考院的直接沟通。”
  “生涯规划课程给高中提出了极高要求,那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教育?因为要让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话锋一转,高良元表示,不少家长很焦虑。“对于选科,学校通常要求高一结束再选科,但大多数家长为让学生适应等级考难度,通常增加课程预选,这对高中生的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想通过直观形式给家长指导。”
  另一方面,高良元关注到,农村地区的家长对高考、对升学的认识欠缺,即便在研究,往往也都是片面的,学校应该对这部分家长和高考生有所点拨。
  具体到一所学校,应该怎样去做高中生涯规划?
  高良元认为,落实到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层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学校要帮学生找到继续深造的合理出口,这时生涯规划负责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职业能够更长久?其实任何行业都有其价值,只要做到极致就能长久。”
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张朝阳 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戴伟    
  嘉宾分享高中选科指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