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守正创新的力度提升司法为民的温度

齐鲁晚报     2021年11月19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业、聚力履职、聚守初心,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研究方法对策,通过律师调解、仲裁调解、公证调解、人民调解、执前和解等多种方式,为司法服务做“加法”,为矛盾纠纷做“减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面“守正”,便民诉讼练出实功
  “诉讼服务中心是法院的第一道窗口”,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便利化的更高需求,日照经开区法院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小场地、大格局、全覆盖、零距离”的工作理念,优化升级诉讼服务中心,按功能划分为安检区、自助立案区、诉讼引导区、调解和解区、休息等候区、便民服务区等多个独立的服务区域,为当事人提供登记立案、导诉分流、诉调对接等“一站式”司法服务。在便民服务区悬挂电视,设置报刊栏,增设药箱、雨伞、老花镜、轮椅等便民设备,在为当事人提供温馨便捷的诉讼环境的同时普及法律知识。落实“一次告知”制度,制定《立案指引》《立案清单》,一次性告知群众立案办理流程和提交材料清单,并在网络和立案大厅公示。在立案大厅配备外网电脑、扫描仪,方便现场立案、补充提交诉讼材料。自5月起,对当事人网上提交的立案申请原则上当日审核,疑难复杂案件审核周期不超过3天。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优化网上立案服务,畅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电子诉讼服务平台、移动微法院APP等网上立案渠道,切实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实现诉讼“一次办好”。不断完善12368诉讼服务热线,如当事人对书面告知或公示告知的内容不明白,直接向当事人口头说明,确保解释清晰明了,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了诉讼服务多元化。

一面“创新”,诉源治理亮出实招
  为全面落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要求,突出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日照经开区法院逐步完善律师调解员制度,将合作律所由去年的1家拓展为2家,由山东海洋律师事务所、山东周智律师事务所每天各派一名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案件诉前调解,并通过“调解竞赛”形式,在月底对成功调解案件数量进行量化考评。今年以来,已委派民商事诉前调解案件1400余件,调解成功252件。同时,制定《律师调解工作实施办法》,严格规范律师调解行为。充分运用仲裁程序灵活、专业高效、权威保密等优势,将部分民商事案件委派市仲裁委进行调解,成功调解各类案件24件。自8月起,与市公证处联合试行“调解+公证”衔接机制,现已成功诉前调解1件,并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出台《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人民群众的优势,每月2次定期派干警到村居、社区进行走访,通过了解社情民意,将北京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奎山街道司法所、日照市金融消费保护者协会等纳入法院诉前调解组织,推送民商事“诉前调”案件28件,调解成功8件,借助基层解纷力量化解邻里纠纷,助推“无讼社区”创建工作。

一面“传承”,高效执行使出实劲
  为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日照经开区法院积极探索执前和解工作新机制,推动执行和解中心实体化运作,选聘和解员参与诉前调解,促进当事人自动履行义务,及时化解执行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寓法于情善意执行。与山东舜铭律师事务所签订执前和解合作协议,首批选定该所10名律师担任和解员入驻和解中心,发挥律师专业化优势,轮流值班,分案和解。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执前调”案件1060件,成功和解106件,和解标的额5900余万元,结案平均用时13天,执前和解优势充分显现。坚持“放水养鱼”,对企业的执行措施以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原则,对其基本账户慎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拘留等强制措施,为辖区企业度过难关、顺利脱困营造“黄金”时间。开展执行案款专项清理活动,加强“一案一账号”系统应用,切实规范执行案款管理。制定《执行案款管理办法(试行)》,切实规范执行案款管理。建立案款过付和查封扣押物品三级台账,严格管理案款发放、案款过付和查封扣押物。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名单,先后开展“年关攻坚”“打击拒执、守护诚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共拘传被执行人20余人次,移送拒执案件4件,1起案件当事人因移送拒执主动履行完毕义务。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共执结案件1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1000余万元。

一面“突破”,服务大局显出实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营造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经之路”。为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日照经开区法院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配套措施》,聚焦公开透明营商环境建设,加强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全面录入案件信息,保障当事人准确获取审判流程信息,现已直播公开案件庭审639件,形成了以庭审直播倒逼法官增强办案水平、打造精品案件、优化为民司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发挥司法建议“柔性司法”机制作用,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近日,针对保证保险合同纠纷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投保单约定保险费、违约金过高等问题,向保险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书1条,并得到积极反馈回应。加强“政法网格员”建设,利用典型案件、重要时间节点到社区、校园、企业等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活动,组织干警前往献唐小学、桂林路小学、区实验学校及黄海高中等各级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专题法治报告会,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营造文明守纪的和谐校园;深入郑州路社区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倾听司法诉求,解答法律疑惑,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共向学校、社区、企业、部队等进行法治宣传八次,宣传覆盖面过千人,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院力量。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只有用一个个实招、一份份实功、一起起案件、一件件实事化解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才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才能让公平正义真正看得见、信得过、等得起、能实现。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宝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