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书香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01日
  □付金娜
  杜鹃花、月季花开满小院,一个黄色的木制小鸡窝靠着西墙,父亲戴着老花镜坐在院里,他又在看书——那本我送他的杨绛的《洗澡》。灵魂有了归宿,一个人才能真正自由与幸福。很庆幸,父亲找到了,这个小院让他的灵魂有了归属感。
  我孩童时只有简易的画笔、粗糙的草纸,最爱画的画是小院、小屋和蓝天。那个低矮的小木屋,那一圈木栅栏,那些溢出绿色的小草,那些自由开着的花儿,还有那片悠悠的白云,那是我心的港湾。
  追求恬淡,热爱文学,应该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
  上小学时,我能够接触到的书只有小人书。有一天,父亲给我带回来几本小人书,这几本小人书都有些破旧了,有些书页颤巍巍的,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我自己用面粉加水做了糨糊,把坏的地方一一粘好。趁着弟弟还没回来,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藏起来,待我做完作业时仔细品读。可是这几本小人书太薄了,读完之后,不但没能消除读书的渴望,反而更燃起了我的读书热情。我总是催着爸爸再给我找些书来。遗憾的是,后来父亲没再拿回书来,我只能一遍一遍地读这几本小人书,翻了一遍又一遍,书都被我翻得愈发旧了。后来,被逼无奈,我只能自己编故事,自己制作小人书,这些经历都成为我挚爱文学的种子。
  读初中时,我把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上,买的第一套书是三毛的作品,《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这几本书,读过的次数,我自己都数不清。里面的经典句子让我年少懵懂的心有了力量,“山河岁月,绵绵的来,匆匆的去”“世界的事情本来便是恩怨一场,怎么算也是枉然,不如叫它们随风而去吧”,小小年纪的我便体会到琐事的徒劳,应以淡定宽和的心态对待世界与他人。
  我上高中时,父亲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他放在枕边反复阅读。这本书自然也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书中孙少平这个充满激情的青年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他虽出生在陕北贫穷的农民家庭,但他爱读书、积极进取、敢于拼搏,他从书中看到了他想要的世界,所以他始终怀揣梦想,正是所谓“如果你知道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路遥书中那些凝聚生命体验的人生哲学,生成了我的骨骼,成为我精神的柱石。
  工作后,书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休憩的港湾。闲暇时总是偷偷躲到图书室,躲到学生不在的教室,读一会儿书,沉一沉心,这时的自己,如在月光下漫步,又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一个有力量的个体……后来,不知哪一天自己竟然忘记了嘈杂,已全然习惯于在嘈杂的环境中读书静心。
  小院、清风、明月,在自己的世界里,捧一本好书,追着梦想,伴着清幽。读过的好书,会成为你心灵的骨骼。如果所有人都能选择安静的一隅,都能静心读书,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