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发展战略 助力泉城高质量发展

农行济南分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02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高寒
通讯员 陈东林 马金星  

  近年来,农行济南分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的嘱托,锚定国家发展战略,紧扣省、市经济发展脉搏,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济南市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全省加快发展中“走在前”,打造黄河流域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农业银行全部智慧和力量。截至11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达到2052亿元;较年初增加474亿元,增量居济南市各家金融机构首位。先后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济南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奖”等称号,在济南市政府2020年“扶贫工作评价”中评定为“好”,连续3年在全市党风政风行风正风肃纪民主评议中居四行首位。
  9月29日,“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通车,这是黄河上第一条公路地铁合建的隧道,也是世界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第一次穿越地上悬河。该隧道的通车标志着济南加速城市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步伐。消息传来,农行济南分行广大员工感到无比兴奋。近年来,该行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等历史机遇,紧抓农业银行总行绿色金融研究院落地济南契机,在全国系统首创“黄河滩区迁建贷款”“生态保护贷”等绿色信贷产品,累计支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小清河复航、天然气管网等重点项目40多亿元;在同业率先出台《金融服务起步区建设15条》,积极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过300亿元;打造服务自贸试验区开放“新高地”,在全省系统率先突破涉外非融资担保业务、落地首笔代理模式下内保内贷业务,今年前11个月,结售汇量增幅达26%,跨境融资余额70多亿元。
  该行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系统联动优势,主动融入“六稳”“六保”和济南市“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发展新格局,累计为济南市城市更新、国际医学中心建设等项目授信近250亿元;信贷支持济郑高速、济潍高速等重大项目50余个、180多亿元。到11月末,该行法人实体、固定资产、绿色信贷贷款较年初增加700多亿元,为客户提供“股债贷基租”等直接融资200多亿元,领跑同业;主承发行山东电工电器首笔绿色超短融、参与设立山东港口陆海联动基金、落地山东高速市场化债转股,助力重点项目、重点客户有效拓宽了绿色融资渠道。
  同时,该行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致力于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金融同业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小微e贷”系列产品,开展“首贷培植行动”,推动线上融资“扩户上量”。今年前11个月,该行为3000多户小微企业投放线上融资90多亿元,为40家产业链核心商圈提供上下游资金支持近60亿元,普惠贷款客户、规模增速保持系统和同业“双第一”,获评济南市上半年金融辅导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围绕济南市人才改革及助商惠民举措,大力创新和推广“新才e贷”“市场e贷”及住房贷款等产品,在全国农行系统和济南同业首创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产品——“泉城链分期贷”。到11月末,该行个人住房贷款总量达到506亿元,二手房贷款增量份额超过70%,个人生产消费贷款持续领跑同业。
  该行坚守初心使命,力做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通过“引智帮扶”,先后选派63名优秀干部赴贫困区域挂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金融同业中率先推出“政府购买服务”产品,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济南市“三农”重点项目,近年来,投放贷款超过100亿元;创新推出“强村贷”“鲁担惠农贷”“惠农e贷”“乡村振兴系列贷+富民生产贷”等“三农”特色产品,并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近三年来,为济南市特色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30多亿元。截至11月末,该行县域贷款规模达274亿元,连续3年保持总量、增量同业第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