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jpg<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03日
  德州市第六届中医药文化节暨市中医院孙思邈塑像揭幕仪式
  德州市中医院承办山东省泰山科技论坛古针新用疼痛治疗研讨会 暨首届德州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传承自然离不开一代代中医人的努力和汗水。在德州,德州市中医院就是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领头雁”,该院多年来弘扬中医药文化、突出中医药特色、推广中医药治疗技术,让数以万计的患者因中医疗法而重获健康。近年来,德州市中医院抢抓中医药发展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成为德州市唯一一家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享誉鲁西北、冀东南的中医知名品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良 通讯员 左天普 刘珊珊

技术立院 重点学科百花齐放
  脑病科是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一位52岁的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被紧急送入德州市中医院,脑病一科副主任医师李元民接诊。经详细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脑梗死,由于发病已达7小时,错过静脉溶栓最佳治疗时间,征得家属同意后,李元民等医护人员为患者成功实施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进行康复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如今,德州市中医院可以成功开展先进的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急诊颅内动脉机械取栓术、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等高精尖手术。
  重点学科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一把标尺,是吸引群众前来就医的重要因素。德州市中医院根据中医药的特色化、差异化和多元化,打造了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按照“重点发展、扶持特色、分步建设”的学科思路,医院实施一科一策的个性化培育目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重点专科百花齐放。
  经过多年的学科和专科建设,形成了国家、省、市重点专科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现内分泌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骨伤科、康复医学科、脑病科、心血管科、脾胃病科、糖尿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其中康复医学科、治未病科承担了国家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眼科、妇产科、皮肤科、外科、肺病科、耳鼻喉科、肿瘤科为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骨伤科、康复医学科列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市级成员专科单位。同时,医院整合多个学科协同发展,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成立了心脏康复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儿童康复中心等综合诊疗中心。
  今年5月,德州市中医院承办山东省泰山科技论坛古针新用疼痛治疗研讨会暨首届德州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马淑然等专家教授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近年来,医院牵头成立了德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各专业委员会23个,牵头成立了德州市中医骨伤等专业质量控制中心19个,以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学术影响引领着全市中医药事业前进。
人才兴院 名医荟萃群星璀璨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龙头,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近几年,德州市中医院以面向全国的视野,多措并举引进和培养人才。医院与北京名医专家签订“外聘”协议,7人拜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马淑然教授为师,打造优质团队;与北京东直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前来手术带教,真正发挥专家们在解决疑难杂症问题和培养团队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医院设有全国(省)名老中医专家秦俊岭传承工作室、山东省名老中医王禹增传承工作室、德州市名老中医杨京慧、李玉杭、张弘兴、李勇、耿金凤传承工作室,这些名老中医既是医院的“金字招牌”,也是相关学科带头人,吸引群众前来就诊,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发展,同时,通过“传、帮、带”和言传身教,将诊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师,形成了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医院有国家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省名中医药专家5人、省五级师承指导教师6人、省中医技术骨干5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市首席专家1人、市卫生英才7人、市卫生高层次人才专家9人、市优秀中青年专家5人、市名中医药专家16人、市培养中青年医学专家11人。
  作为一家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德州市中医院承担着培养全市优秀中医人才的重任。去年底,医院获评国家第三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今年8月举行了2021年度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考试,9月举行了首届规培学员师承拜师大会,14位师承导师现场收徒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为期3年的师承带教工作。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德州市中医院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及其他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骨伤科主任医师王禹增、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希良被遴选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医院多次承担举办市级医疗技能比赛,参加省级比赛,多名选手代表医院参赛并获得优异成绩。自2020以来,有11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项目立项,并按计划开展临床科研工作,以科研项目带动临床医疗工作,促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解决疾病治疗的问题。
文化塑魂 弘扬国医踵事增华
  如何让中医药文化在护航群众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使其所蕴含的辨证理论、治疗手段及养生方法让更多的群众所熟知?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德州市中医院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和实践。
  医院以院落立体化、布局合理化、功能分区化的思维,打造了名医堂、精品药房、国医大讲堂、国医馆等富含中医药文化的精品工程,着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理念和知识等,营造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医院在走廊、电梯、楼道装饰了古代名医格言、中医药诗词、中医特色疗法等,统一院内标识牌,置身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不仅如此,医院连年举办德州市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今年7月举办了德州市第六届中医药文化节暨市中医院孙思邈塑像揭幕仪式,传承并发扬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通过国内知名专家坐诊、中医专家义诊、健康知识讲座、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中药材辨识、养生膏方品尝等方式让市民体验中医中药的魅力。
  医院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同时,注重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依托7个国家、省、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了中医药师承工作,整理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让传统中医得到传承。医院还为市民搭建起学习中医药、了解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场所——国医大讲堂、中医药健康教育基地,邀请北京、省、市名中医药专家免费为市民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已成为全市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零距离
  今年上半年,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病房楼启用,至此医院床位增加至600张。病房内配有空调、电视、热水器和独立卫生间,设有单人间,住院条件和环境明显提升。
  为方便群众就医,德州市中医院深入社区建立医疗延伸机构颐享门诊,并于今年10月顺利通过验收,这标志着该院中医药服务的脚步迈进了群众家门口。早在2011年,德州市中医院建立了汇聚国内知名中医、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市名中医药专家的名医堂,将中医内、外、妇、儿、眼、皮肤、针灸推拿等临床各科融为一体,诊治范围广泛,中医特色突出。与名医堂同期问世的还有精品药房。2017年,医院建立首个医疗延伸机构国医馆,定期邀请北京知名专家前来坐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中医专家的诊疗服务。目前,德州市中医院与市医养健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优势资源和服务运营能力在多项业务上进行深入合作。医院实行电子健康卡,是德州市卫生健康委统一标准的就医服务卡,实现居民身份识别、挂号、交费、检查检验结果与费用查询、诊疗信息存储、跨区域跨机构就医一站式结算服务等功能。
  为促进精准诊疗,德州市中医院设立白癜风、痤疮、颈肩腰腿痛、前列腺病、痔瘘、慢性胃炎、葡萄膜炎、小儿腹泻推拿、痛风、不孕不育等25个专病门诊,患者可“对症挂号”“按病索医”,就医更方便,治疗更精准。
  为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德州市医疗保障局实施多项举措,其中,德州市中医院成为德州市首批“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试点医疗机构之一,颈肩腰腿痛等24个中医病种床位费、护理费按现行标准的30%收取,且参保部分即时结算,群众就医方便又省钱。医院6个重点专科医保报销比例上浮,最高上浮12%,进一步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另外,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今年已开展讲座22场次、义诊18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1万余份,1.2万余人受益。通过提供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医院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在社会上营造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作为德州市中医龙头,德州市中医院先后荣获“山东省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全省卫生健康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医保健服务先进单位”“全市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德州市百姓满意医院”等荣誉称号。接下来,医院将继续坚持“科技兴院”“科教兴医”办院方针,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注重改善医疗服务和医疗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院跨越式发展,携手为医院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