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补印太短板,美国在东南亚“亡羊补牢”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08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11月27日至12月4日,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造访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四国。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说法,克里滕布林克此行旨在重申美国致力于同地区盟友和伙伴的合作。
  就在克里滕布林克穿梭于东南亚之际,又传出美国政府正在筹划2022年1月中旬前后在华盛顿举办美国-东盟特别首脑会议的消息,而且拜登打算派遣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东南亚进行沟通协调。
  美国跟东盟搞特别首脑会议的安排早已有之,原定于2020年3月举行,但因新冠疫情而被迫取消。如今,在拜登政府上台即将一周年之际,重新以面对面会晤的形式举办美国-东盟特别首脑会议,无疑将成为一个重大外交成果,并且拜登已经为此做足了铺垫。
  拜登政府与东盟国家间的首次高级别互动,是原定于5月下旬举行的外长视频会议。不过,当时正在外访期间的布林肯因专机通信故障,让东盟各国外长苦等1小时后不得不取消了会议。
  为了弥补这一尴尬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赶紧在6月份派遣国务院“二号人物”、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访问印尼、柬埔寨和泰国,以显示拜登政府对东南亚的重视。同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在线上出席了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由此,拉开了美国高官扎堆造访东南亚的序幕。
  7月13日,布林肯与东盟各国外长视频会议终于兑现,那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首次高级别会议。接着,布林肯又趁热打铁,在8月2日至6日密集出席了5场与东盟有关的部长级视频会议。
  7月26日起,奥斯汀访问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三国,当时成为拜登政府上台后到访东南亚的最高级别官员。他在新加坡发表了一场题为“伙伴关系的必要性”的演讲,被视为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宣示。
  紧接着,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8月份访问新加坡和越南,成为首位正式访问越南的美国副总统。9月下旬,利用联合国大会间隙,布林肯又与东盟国家外长举行了面对面或视频会面,重申基于所谓“印太战略”的美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以及东盟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10月下旬,拜登以视频方式先后出席美国-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在美国-东盟峰会上,拜登宣布将提供1.02亿美元资金,以扩大美国与东盟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在东亚峰会上,拜登展现出美国意欲构建一个印太地区经济框架的意图。
  拜登政府如此“重视”东盟,与其前任时期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特朗普在上台后的第一年、即2017年11月,进行了一次长达12天的亚太五国之行,行程之一就是出席在菲律宾举行的美国-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等系列会议。
  不过,那次峰会期间,特朗普表现出对东南亚的明显轻视——参加完美国-东盟峰会之后匆忙走人,缺席了东亚峰会。自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出席东亚峰会以来,只在2013年美国政府遭遇“关门危机”时才被迫取消出席,而特朗普当时就在峰会举办地却不出席,被认为发出了不好的信号。
  事实上,的确如此,从那之后,特朗普任内再没有出席过美国-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此番美国高官接连奔赴东南亚以及拜登重新出席相关峰会,等于纠正了过去4年跑偏了的美国与东盟国家间关系。
  尽管特朗普时期冷落了东南亚,但这并不妨碍其抛出所谓“印太战略”。只是,特朗普政府推进“印太战略”更加倚重日本、澳大利亚这两个地区关键盟国,以及拉拢印度这个地区伙伴,地处印太接合部的东南亚则“掉空里了”。
  拜登政府继承了所谓“印太战略”,进一步调整外交和安全领域的全球资源,向印太地区倾斜。而且,拜登注意到了东南亚国家这个印太十字路口的重要地带,美国试图通过修复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来填补“印太战略”的中空部分。
  拜登还延续特朗普时期重新敲定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方向,即所谓大国战略竞争,只是在搞竞争的套路上有所改变,摆脱了特朗普时期浓重的单边主义色彩,高喊重回多边主义口号,试图将盟友和伙伴国绑上美国的战车,但实质上仍是变相的“美国优先”。
  对此,美国的欧洲盟友,比如在涉澳大利亚的潜艇风波中被“背后捅刀”的法国心知肚明。想必包括东盟国家在内,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尽管拜登政府在搞好与东盟国家关系上十分卖力,但对东南亚而言,美国依然是解不了近渴的“远水”。
  至于“印太战略”,带有明显先天不足:大框架上,美日印澳四方关系尽管升温,但印度始终是一个变量——其与俄罗斯拥有密切的政治军事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6日时隔三年再度访印,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晤,与此同时,俄方还开始向印度交付其订购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为阻止这笔交易,美国不断向印度施压并威胁制裁。
  地处印太地区“十字路口”的广大东盟国家,对美国在本地区搞所谓“大国战略竞争”十分警惕,前不久美英澳三国宣布建立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英决定协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一事,就引发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反对和担忧。东南亚国家深知身在全球经济最活跃的亚太地区,谋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稳定的地区环境,被绑上美国的“战车”只会成为被利用的棋子。因而,美国费力忙活一通,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