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村个一:“庄村色红”来未色红的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13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马玉姝
英雄之地
  “洪山是一片历经沧桑的故地,更是红色革命精神厚植的热土。就在这个院子里,淄博第一个工会组织宣告成立,随之诞生的还有淄博第一个党组织……”白墙黛瓦的南庙大罢工展览馆内,宣讲员向来访的党员们讲述着这片土地上深烙的红色印记。
  资料显示,南庙始建于康熙年间,解放前重修,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其间,因风雨剥蚀、日军践踏,它曾一度失去当年风采,只余文昌阁残存于世间,但仍留存当年建筑骨架及原始风貌。
  建筑与中国现代史交汇,宣讲员的声音在南庙大罢工展览馆回荡,展柜陈列的泛黄照片和褪色墨迹的一同见证下,那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岁月逐渐生动起来。
  革命岁月的弧光要追溯到一百年前的1921年——是年,随着中共一大的召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此次大会,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工会组织并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煤炭资源优渥的淄博矿区是当时全国的三大矿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而位于淄川的洪山镇是淄博矿区的中心地。
  当时,这里的反革命势力日益猖獗,矿工遭受极端压榨与多方盘剥。
  有首歌谣写道:“来到井下用目观,好像地狱无二般。来往伙夫如鬼状,监工把头赛判官”,执笔人透过薄薄的纸,传递出矿井下,矿工们的窘迫和无奈。
  基于此,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和邓恩铭曾多次来到淄博矿区秘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启发工人觉悟,这包括位于洪山镇的淄川炭矿工会。
  红色火种在这片热土上留下炙热的痕迹。
  1922年6月25日,淄川、南定、博山、西河一带的煤矿工人代表250多人在马家村的机器图算学校院内召开了矿业工会发起会,选举成立了山东省煤炭行业第一个、淄博第一个工会组织——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这是党领导全国最早的一批基层产业工人工会之一;1924年7月,在王尽美、邓恩铭的指导帮助下,经中共中央批准,淄博地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淄博支部在淄川矿区成立,王用章任书记,这是山东省直属中央的第二个党组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截至1924年底,淄博支部共22名党员,几乎占全省党员(49名)的一半。
  大革命失败后,工人们的爱国反日情绪日趋高涨。
  1928年6月25日,淄博矿区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罢工拉开序幕。淄川炭矿及所属的十里矿、南旺矿、大昆仑分矿的4000余名工人全部实行罢工。罢工后,当班的700多名工人聚集在炭矿南门马家庄南庙(即现在的洪山镇马家村南庙大罢工展览馆)举行罢工大会,坚决要求增加工资。最终,中日资本家被迫两次释放了被捕工人,答应工人们提出的主要条件,罢工斗争取得了基本胜利。
  这是中国煤矿工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罢工活动,也是中国煤矿工人走向复兴的标志。它的胜利,不仅对淄博其他行业的工人斗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为以后的斗争积累了革命力量……
红色家园
  传承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如今,在洪山镇马家村,依托红色资源,当地建设了南庙大罢工展览馆等多个红色历史革命教育基地。在这里,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民众,都能真切感受到那段红色历史的脉络和温度。
  红色基因深深植入英雄之地,也充盈着当地百姓的血脉。在这里,他们了解先辈革命事迹,学习榜样精神,在追忆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也沿着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印记,不断向前……
  “我们村革命历史悠久。为纪念那段历史,我们建立了南庙大罢工展览馆,搜集整理这段红色历史,把故事讲给老百姓和每一位来访者……”马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健说。
  马家村是洪山镇的18个自然村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办企业不断发展,先后建起了耐火材料、岩棉、砖、机械、酱菜、建筑、煤井等厂矿。彼时,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村民生活也不断改善。
  因为煤炭,这里一度是当地“最脏的村落”。但也正因为这样背景下炼造的煤炭精神、榜样之力,马家村人倾情奉献,变化就此而来,比如前述那个远近闻名的红色历史展览馆等等。
  王健是马家村的“带路人”。他经营过耐火材料厂,是村里的能人,2018年5月,走马上任马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竞选时,我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彻底甩掉‘脏’的帽子……”为此,过去的一千多个日夜,他丝毫不敢懈怠。
  誓言铮铮,王健他们奔跑起来:为提高村民供水质量,村两委更换760户、1100米自来水管道;为改变村容村貌,他们在街道上架起30盏太阳能路灯,种植树木花草绿化2600平方米,全村大街小巷实施道路硬化9500平方米……
  此外,为改善民俗民风,王健他们还带领村民,根据“四德工程”建设粉刷了2335平方米的墙面,并设置了文明教育一条街,宣传一系列政策法规等等。
  硬件改变的同时,“明理胡同”精神之花也在这里绽放。
  “这是我们的宣讲阵地,为老百姓讲党史、讲村史;这也是说事拉呱的地方,讲政策、明道理……”王健指着“明理胡同”的标牌说。
  这是中国基层治理的“淄川模式”具体实践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关键一环。
  在王健的记忆中,一切自2019年开始。
  当时,当地针对基层群众的理论需求和政策疑惑,决定在百姓拉呱聊天的聚集地建设以“明理胡同”为名的理论宣讲阵地,并配发党报党刊供群众免费阅读学习。与此同时,淄川还成立村级理论宣讲员、离退休干部宣讲员组织成的宣讲队伍,每月18日和每周五定期到“明理胡同”宣讲理论、解答疑惑。
  这个极具当地特色的、走出办公大楼、走进胡同、走到群众身边的理论大众化“红色通道”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于是,当每周五,黑板前、胡同口、明理亭中准时响起宣讲员们的“大白话”;当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在乡音中传递,老百姓的“忧”解了,心更暖了。
  “如今,我们村里60—79岁的老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金,生日还有300元补贴;80岁及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取300元养老金,每年的生日补贴也有500元。”王健说,今年以来,马家村还建起了老年幸福院,在新村委西边建设2600平方米小广场,开展健身操表演、广场舞表演、太极拳表演等,村风民俗健康发展。
  渐渐地,马家村有了新的模样:干净整洁的街道向远处延伸,郁郁葱葱的树木临街而立……
  “可以说,随着村里软硬件设施的改观,我们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改变,村民文化道德修养、思想意识、个人素质都提高了,组织活动保障也更为有力。”王健高兴地说。
  这是他们的红色家园。
红色未来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的力量。
  当厚重的红色历史遇到明理胡同的文明乡风,遇到不断发展的村镇产业,马家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大潮来袭的当前。
  2020年11月,在王健的精心布置下,南庙大罢工展览馆修建完成,整个运动的全貌向世人完整呈现,也唤醒了当地村民对这段历史沉睡的记忆。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在王健看来,马家村有责任、有义务、有条件,把这份红色故事挖掘好、传承好。“发展马家村的红色旅游产业是关键。”王健说。
  今年8月,在一场特殊的升学礼上,王健带领村里8名大学生来到展览馆——带年轻人来回顾历史,他们去校园时,就能把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传播出去。
  他说,马家村是原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的发起地,老村委门口的石刻碑,凝聚着矿区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英勇奋进的革命精神,既是全区、全镇的红色革命教育阵地,更是鼓励和指引全村持续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
  于是,他们在进村路口处设置大型党史学习教育网红打卡地,村内道路两侧设置红色景观灯箱等,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宣传……
  可以说,现在的马家村已经成为淄川区、淄博市乃至山东省传承红色基因的一张名片。
  在王健看来,发展红色旅游能为这片土地带来丰富的人流、物流以及资金流,辐射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等经营服务,延长和拓展产业链,进而催生新业态,从而进一步带动当地及周边村落经济发展。
  “一方面,马家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有基础有条件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在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接续抓紧抓实‘三农’工作,尤其需要以弘扬革命文化凝聚奋进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王健说。
  对于未来,王健已经有了美好的愿景。
  “首先,还是把南庙和展览馆维护好,继续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让红色记忆流传下去,让后代铭记这一刻,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感受到生活在马家村的自豪。”王健说,未来,他们还打算在展览馆东侧建设一座长者食堂,让老人的幸福和红色相连……
  这仅仅是王健“计划”中的一个侧面。不过,这却折射出这个小村的美好未来。
  “半个世纪前,饥饿和贫穷是这里的村民们挥之不去的阴霾,人们背负着桎梏,艰难前行。而半个世纪后,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淄川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白向坊表示。
  在他看来,无论如何变化,在这里,有一种颜色却一直在延续,并见证了这里的嬗变与新生,它就是红色!
  当这样的颜色与当地人无畏前行的勇气,坚定信仰与绝对忠诚的叠加下,那面革命先辈们擎起的旗帜在这里永远传承,并集结起更大磅礴的力量……
  因此,关于马家村的故事,一切还在延续……
    这里是淄博市淄川区马家村。
  昔日,它是一方英雄之地。中国煤矿工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第一次规模宏大的大罢工发生在这里,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曾在此地开展工作。
  今日,它是一处红色家园。“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明理胡同内,声音朗朗,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课堂”,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的力量。
  未来,它是一片梦想热土。时代发展的澎湃大潮中,当以红色文旅为主题的“王牌之路”在这里探索,与乡村振兴的“马家村实践”相遇,正在筑梦的马家村,未来可期已成共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