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布2022年值得关注科学事件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24日
  疫苗升级换代
  研发人员已将目光投向下一代疫苗,期望预防快速变异的冠状病毒。2022年,可能会有科学家开发针对特定变体的信使RNA(mRNA)新冠疫苗。
  今年,基于蛋白质的新冠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基于DNA的疫苗比mRNA疫苗制造成本更低,且不需要冷藏,因此可能成为低收入国家民众的福音。
物理学或将迎丰收年
  2022年,随着很多大型仪器开展新的探测活动,物理学家或将迎来丰收的一年!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于6月重启。
  位于美国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LIGO)天文台、位于欧洲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以及位于日本的神冈引力波探测器KAGRA也将开始新的观测活动。同时,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FRIB)预计将于2022年初开始运行。这台耗资7.3亿美元的多级加速器旨在合成数千种已知元素的新同位素,并将开展核结构、中子星和超新星爆炸等研究。
登月任务接踵而至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于2022年2月发射“阿尔特弥斯一号”无人轨道飞行器,这是对拖延已久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的首次测试,该系统旨在将航天员送至月球表面。“阿尔特弥斯一号”是NASA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一步。
  印度的第三次登月任务“月船3号”,旨在让该国探测器首次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并将本国的月球车送上月球;日本也将尝试首次在月球上进行软着陆。而俄罗斯计划用“月球25号”着陆器重现登月计划的荣光。韩国“探路者”月球轨道飞行器将开启韩国的探月之旅。
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建成
  欧洲和俄罗斯联合开展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拟于2022年9月发射。中国的天宫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竣工,并安排了1000多项实验,从天文和地球观测微重力和宇宙辐射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等。
应对气候变化继续行动
  2022年11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将再次齐聚,参加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预计各国将作出与2015年《巴黎协定》目标一致的气候承诺,将全球升温控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2℃的水平。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将继续监测温室气体排放。
拯救生物多样性
  截至2020年,2010年制定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大多没有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已于今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并通过《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4月25日至5月8日在中国昆明以线下方式举行。       据科技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