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全年货物吞吐突破15亿吨

2021年旗下四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400万标箱

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24日
  本报12月23日讯(记者 赵波) 截至12月23日,山东省港口集团2021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实现了历史性的全新跨越,向着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3日,山东港口集团举办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庆祝仪式。2021年,山东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同比分别增长5.8%、8.1%,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
  一体化改革是山东港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澎湃“动力源”。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在青岛挂牌成立,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四大港口整合为一。各港口主动对接、互为支撑、广开支线,新增各港口之间内贸、内支航线14条,实现省内港口全覆盖;打造“山港快航”海上巴士,实现烟台、威海、日照三条支线“天天班”。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将铝矾土、铁矿石等货种转水至渤海湾港,使干散货业务成为渤海湾港的强力支撑。各港口加快融合、“命运与共”,推进生产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多港如一港”。
  随着一体化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山东港口的规模实力不断提升。今年,山东港口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新增集装箱航线34条,其中外贸航线25条,航线总数累计达到317条,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累计开发建设内陆港26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72条,海铁联运量今年突破250万标箱,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塑造了一个更具整体竞争优势的世界级港口集群,带来了四大港口集团的齐头并进,骨干特色货种全面发展,航线枢纽网络日臻完善,资源统筹协同效应更优,最终结出了吞吐量与集装箱量显著提升的丰硕果实。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表示,山东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不仅积累了世界一流的港口体量,而且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全球港航生态圈的影响力和发展能级。未来将促进更多资源集聚、沉淀、延伸,逐渐形成全球港航关键要素的重要“衍生地”,为航运贸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丰厚沃土,最终实现山东港口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全新跃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