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源街道:用温度提升速度

唱响济莱高铁和谐征迁“主旋律”

齐鲁晚报     2022年01月21日
  1月12日,随着最后一户房屋丈量完成,位于济莱高铁钢城东站项目征迁范围内的全部地上附着物完成测绘丈量工作。至此,该项目共用时7+15天,完成济莱高铁项目安置区、平衡区征迁近900户丈量工作,共计丈量239389.39平方米,为济莱高铁钢城站项目征迁协议签订打下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亓玉飞 通讯员 赵业超

用“温度与精度”
迎来“速度与力度”

  自2021年12月6日汶源街道济莱高铁钢城站站场片区建设工作组进驻后,汶源街道高度重视高铁“平衡区”服务协调工作,成立由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村“两委”、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第三方为成员的征迁工作领导小组,并持续开展入户政策宣讲,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按照“整体拆迁,集中建设,就近一次性安置”的原则开展房屋清点工作,在项目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汶源街道、村两级干部攻坚克难,用“温度与精度”,迎来“速度与力度”,打了一场漂亮的拆迁丈量攻坚战。
  项目启动后,征迁工作指挥部抽调街道、村“两委”成员共30余人,进村入户开展民情摸查工作。围绕工作对象和目标,全体征迁工作人员用“绣花”功夫、“温情式”工作法,迅速摸清所有征迁户的土地性质、房屋权属、实际困难及合理诉求,做到征迁工作底数清、情况明,提出科学合理、公正翔实的解决方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征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指挥部工作人员赵帅感慨道:“我们一户一户给征迁群众解释测绘标准,政策讲明了,道理讲清了,村民的思想也就通畅了。”
  为了确保群众利益,工作组坚持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宅基测量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入户测量,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并进行“村户、村委、街道、第三方”四方签字,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从“你要我拆迁”
变“我主动拆迁”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针对年代、面积、周边地势均有所差别的建筑,为了测量数据精准,测量组的工作人员经常爬上爬下,俯身跪测。为了让群众更明白测量数据如何得出,他们经常在测量结束后再次一遍遍、一步一步地进行数据模拟推演。“把征迁户当作朋友,想征迁户所想,他们总会被我们的真诚打动的。”赵帅说。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广大拆迁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很多居民由原来的“你要我拆迁”变“我主动拆迁”,为征迁测量工作顺利完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是工作组对测量执着的“温度与精度”,迎来“速度与力度”,济莱高铁钢城东站项目平衡区仅用时15天,完成了700余户宅基地及户外建筑物丈量工作,测绘面积119388.79平方米。安置区测绘工作比计划提前3天,仅用时7天,完成175户,120000.6平方米土地及地上附着物丈量工作,为征迁协议签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下一步,汶源街道将按照区委“1364”工作思路和要求,发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做好济莱高铁钢城站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为项目建设推进提供坚强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