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政策扶持氢能产业发展,目标2030年总产值超150亿元

全产业链给足潍坊氢能产业发展底气

齐鲁晚报     2022年01月21日
  潍柴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资料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蔚晓贤
  近日,潍坊市印发《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对制氢、运氢、多类燃料电池产品等出台10条扶持政策,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贴。
  在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我国氢能产业也正步入快车道,有30个省份、158个城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氢能发展,57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到处都在布局氢能产业,那潍坊发展氢能有何优势,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氢能发展潜力排行
全省第3,全国第23

  氢能离我们有多远?实际上已近在咫尺。
  在即将开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即可窥见一斑:数据显示,冬奥会期间将有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投入使用。为了保障氢燃料供应,冬奥会赛场周边还将兴建30座加氢站。此外,本届冬奥会还将全球首次全程均采用氢燃料作为火炬能源。
  可以说,2022北京冬奥会已成为氢能源全场景示范应用的场地。
  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全国各省、市都使出浑身解数为北京冬奥贡献力量,不过在氢能方面,并不是谁都有两把刷子。记者梳理发现,氢燃料电池大巴主要由丰田汽车、北汽福田提供。加氢站基本都是由中石油、中石化、国电投这样的巨型国企建造。而在氢燃料方面,冬奥会服务车辆主要由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配套,客车主要由国家电投氢能燃料电池配套,而备受瞩目的黄河X7雪蜡车则由潍柴动力燃料电池配套。
  首台国产雪蜡车动力源来自潍坊生产的氢燃料动力系统,不禁让人们对潍坊的氢能产业发展产生了好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潍坊的氢能产业发展虽然一直很低调,但实力不容小觑。根据之前的统计数据,山东省目前共有14座加氢站,而潍坊就有6座,而且潍坊有超过200辆公交车使用氢能。
  2021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发布《氢能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榜》研究报告。报告基于需求、供给和政策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我国285个城市的氢能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排行榜中,潍坊市的排名位居全国第23位,在山东省排在青岛、济南之后位居第3位。
既有核心技术
又有低成本氢气供应

  实际上,潍坊的氢能产业发展起步很早。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11月,潍柴集团就向潍坊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请示》,希望潍坊市尽快制定指导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2019年5月份,潍坊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初步完成7座加氢站建设选址工作,取得了先行先试效果,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
  在《潍坊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中提到,至少在2018年,潍坊的氢燃料电池就获批国家科技部专项试点。2019年12月,潍坊制定《潍坊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出台了加氢站建设扶持政策、运营管理规定等相关配套措施。2021年4月16日,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在济南签署“共同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的框架协议”,济南、青岛、潍坊、淄博四市成为“国家‘氢进万家’示范工程试点城市”。2021年12月23日,潍坊市印发《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这一次拿政府出真金白银,以此推动全市氢能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全力打造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潍坊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有何优势呢?潍坊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总经济师张炳利在解读《潍坊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时认为,潍坊市发展氢能产业要完成6项重要任务,其中提到要突破核心技术、要建设低成本氢气供应体系。而这两点,潍坊都有先天优势。
  据了解,潍坊市产业基础雄厚,其中,石油化工、焦化、氯碱等企业副产氢气,依托现有焦化、氯碱工业等生产设施,利用氢气纯化和提取技术,可获得大规模、低成本、高品质工业副产氢气。据初步测算,通过焦化、氯碱、合成氨和甲醇驰放气等渠道,潍坊每年可回收氢气约70万吨,可支撑10万台以上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运营。
  而以潍柴集团为代表的企业致力于研发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和“面向重型载货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与控制”项目。潍柴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和宇通客车等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测评、工艺和生产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掌握了燃料电池、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
  更重要的是,以潍柴为龙头,潍坊基本形成了贯通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研发、制造的氢能全产业链,尤其是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系统等领域成效显著,涌现出了潍柴集团、联盟化工、富源增压器、奥扬科技等一批致力于氢能发展的企业。 
  低成本的氢气供应加上氢燃料电池研发的核心技术,潍坊发展氢产业可谓势在必得。
2030年氢能总产值
力争突破150亿元

  《潍坊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中提到,潍坊将引导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地,聚焦制运储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测试认证服务等环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产业集群。2025年培育30-50家氢能相关企业,力争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3-5家,形成国内知名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车系统集成、制运储氢配套设施等品牌产品,氢能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0亿元。
  在制氢、储氢、电堆及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测试服务平台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到2025年燃料电池发动机、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30年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设1家国内一流的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一支千人规模的科研团队。
  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12座,2030年累计建成加氢站20座。有序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重型卡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推广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1200辆以上,2030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
  2021年7月,潍坊发布《“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在滨海区、高新区先行先试,开展纯氢管网、零碳氢能服务区、氢能社区、氢能园区、氢能港口、氢能科普基地建设,先期创建2个氢能园区、2个社区,搭建科技创新攻关、氢能产业链数据监控、重大成果示范与转化3个重大氢能平台,推进氢能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发展,全力打造国际领先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不过说到底,再先进的产品只有应用到现实的场景中才算成功,此次潍柴动力的燃料电池系统配套国产首款氢能雪蜡车,不仅是氢燃料电池在特种车辆应用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潍坊氢能产业最高水平的一次亮相。未来,在全球双碳减排的背景下,氢能势必将在重型商用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届时,氢能产业或将成为潍坊新的名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