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教之城、健康之城、颐养之城、优享之城、宜居之城

113条重点部署让共同富裕照进淄博现实

齐鲁晚报     2022年01月21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樊舒瑜

  1月20日,中共淄博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建设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介绍重点内容。
  《行动方案》聚焦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就业增收、文明宜居五个方面,梳理细化了34项113条具体工作,提出要“一年补短板、两年促提升、三年求突破”,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优教之城、病有良医的健康之城、福寿安康的颐养之城、劳有厚得的优享之城、文明和谐的宜居之城,聚力打造能级优、品质高、活力强、群众富的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建设人民满意的
优教之城

  实施教育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主要包括完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实施优质教育项目“孵化”工程、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深化教育队伍管理改革、构建“教育大脑十智慧教育”新体系、健全学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爱协同机制、健全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等7个方面27条具体内容。
  针对幼儿园“入公办园难”问题,提出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3处,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5%以上,省级一类以上幼儿园达到60%以上。围绕解决中小学优质学位供给不足问题,提出新改扩建中小学32所,完成全市27所老城区薄弱学校改造提升任务,新增优质学位5万个以上,全面化解“大校额”问题。着眼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出深化与国内知名院校、教育集团合作,建成各类合作办学学校8所以上,建成投用国际化学校,分批分类在全市打造30个以上集团化办学典范。
  围绕促进教师履职能力提升,提出与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建立“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教师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机制,探索市属学校教师.“局管校聘”改革,推动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教师合理流动、均衡配备。围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出建立作业统筹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课后服务向午休、午餐托管服务延伸,并建设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平台,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建设病有良医的
健康之城

  实施医疗健康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主要包括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力打造区域医疗卫生高地、完善规范普惠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高效医疗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等6个方面27条具体内容。
  针对基层群众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群众就医不便问题,提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加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大力推行“流动的医院、行走的医生”模式,推进慢性病用药和报销服务向乡村延伸,选派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定期到村卫生室坐诊,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立足补齐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短板,提出实施“千名名医送健康”行动,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医院名医专家、团队来淄诊疗、手术服务2万人次以上,国内外名医专家(团队)工作室突破100家,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5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全面提升疑难疾病的救治能力。
  立足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提出坚决杜绝大处方和短时间内无新症状重复检查、多项检查和盲目检查,全面实行医学检查和医学检验结果临床互认共享,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报销额度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0%左右。围绕增强医保共济保障能力,提出构建“医保+商保+救助”融合发展新模式,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不低于75%的比例予以救助。
建设福寿安康的
颐养之城

  实施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主要包括构建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机制、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大力推动医养康养融合增效、智慧赋能推动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倍增计划、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等8个方面19条具体内容。
  围绕有效解决养老服务制度供给不足问题,提出树立“养老服务跟着老人走”理念,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发布及定期更新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使用管理办法、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制度体系,为养老服务提供长效制度保障。
  围绕提升养老机构规范化服务问题,提出支持医疗机构办养老,推行医院、养老院“1+1”融合发展模式,鼓励镇(街道)卫生院、养老院一体化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夯实特困老年人兜底保障,提出实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改造提升工程,2022年全市38家全部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有入住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围绕满足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提出推广“中央厨房/餐饮企业/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十长者.食堂”模式,2022年,新建长者食堂300处以上,到2024年,建成全市城乡长者食堂助餐服务体系。
建设劳有厚得的
优享之城

  实施就业增收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主要包括落实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就业增收服务体系、构建以新经济新业态助力就业创业体系、建立完善农民增收致富长效机制、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打造“善行淄博”城市名片等6个方面16条具体内容。
  围绕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提出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减轻中等收入家庭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支出压力,到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左右,促进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立足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提出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大幅增设城乡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农村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低收入人口、残疾人、大龄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大龄失业人员等群体。
  2022年,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1.63万个以上;到2024年,新增岗位不少于4万个。
  围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提出推广“党支部十合作社+数字化+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进一步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到2024年,全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95%以上,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35%。
建设文明和谐的
宜居之城

  实施文明宜居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主要包括建立精神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供给体系、建立完善文体惠民便民长效机制、完善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体系、健全完善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搭建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7个方面24条具体内容。
  围绕进一步丰富文体服务活动,提出举办高品质公益性文艺演出200场以上,精心策划创作戏剧、影视、歌舞等文艺精品100部以上,策划举办“齐彩夜生活·淄博八点半”“多彩活力·齐艺淄博”等高品质文化展演活动100项以上,培育举办“起源地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电子竞技大赛、淄博马拉松等品牌赛事,为群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产品。
  立足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提出践行“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规划理念,大力推进街巷“公园化”、绿道“串联化”,每年新建改造提升园林绿地400公顷以上、绿道廊道100公里以上,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管理问题,提出强化物业管理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完善市智慧物业综合平台功能,大力推行“红色物业”融合共建模式,2022年,实现249个、252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简易物业管理全覆盖,打造50个智慧物业示范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