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地促“登峰”,文化传承“双驱动”

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文化“两创”如沐春风

齐鲁晚报     2022年01月27日
  曲阜市崇文社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吸引不少青少年参加。
  推进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是主要支撑。济宁倾力打造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强化尼山片区核心功能,主动融入我省“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泰安—曲阜文化旅游示范区等,系统推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依托社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以下简称“两创”示范点)开展的青少年道德养成系列活动等,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落地”与“登峰”路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汪泷

社区“两创”示范点
将文化传承融入日常

  1月23日,曲阜市时庄街道崇文社区“两创”示范点内,社区请来专业的礼仪文化讲师担任志愿者,手把手地指导居民动手做灯笼。
  “我们发布此次活动通知后,没想到报名情况非常火爆。”时庄街道崇文社区宣传办副主任吴瑞轩介绍,当天上午做灯笼的活动吸引了70多个孩子参与,因为大家的热情高,当天下午又增加了一次手工制作竹简的活动,有50多个孩子报名参加。
  当天授课的志愿者张哲说,为让两次活动“寓教于乐”,她特意先向孩子们讲解了与灯笼、竹简有关的传统文化常识,进而引申出与其有关的传统节日礼仪。大家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后,再邀请家长进场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从理论到实践,孩子们才能有更好的体验感”。
  在曲阜,像这样开展与春节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的,一共有8个“两创”示范点。当天,除了时庄街道外,其他街道也分别开展了春节礼仪培训等活动。
  “如春风吹拂大地,主动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才有群众基础、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推进办主任朱湘华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从青少年抓起,利用寒暑假开展青少年道德养成系列活动,就是为了积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年轻梯队。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接地气有人气,2021年年底,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指导下,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任城区4个县市区启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近百个,示范点涵盖村居、社区、学校、机关、文化场所、企业六大类。本月示范区在曲阜市的22个“两创”示范点中遴选出8个进行试点,开展文明礼仪、民俗展示和群众文化活动,编制了精美的《春节文明礼仪手册》等。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倡导群众传承优秀年俗,践行文明礼仪,让年更有年味,让节更有礼节。”朱湘华说,今后还将以创建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为总抓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幼儿及学生教育、干部政德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努力把济宁打造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区。
搭建高端平台
推进文化传承登峰

  《山东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我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当好排头兵”的目标。文化是济宁的金字招牌,全市要扛起文化“两创”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全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登峰”。
  示范区先后参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全球孔子学院院长高峰论坛、国际青年儒学论坛等活动,搭建全球文化经济交流高端平台。
  2017年12月,省政府印发实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年10月,示范区联合曲阜市、济宁市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研究谋划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随后,示范区联合有关部门及行业专家共同编制《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提升总体规划》。
  2019年以来,示范区相继推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8月,尼山会堂等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的重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2020年,省委确定将尼山片区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区、世界儒学中心、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2021年2月,“高水平推进尼山片区规划建设,建设曲阜优秀传统传承发展示范区,打造文化寻根圣地”等重大事项、“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等6个重点工程项目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年11月,省发改委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列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创新7个国家战略平台试点之一。
  朱湘华表示,以此为契机,示范区将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推广和“两创”试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区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积极培育“济宁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