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脱口秀演员”徐志胜

想把家乡济宁写进脱口秀

齐鲁晚报     2022年02月08日
B04
人物
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
  徐志胜在表演节目。
  登上卫视春晚舞台
搭档宋小宝受益匪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以下简称“壹点”):志胜,你好。此刻正值2022年新春佳节之际,又是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有什么想对家乡的读者们说的吗?
  徐志胜(以下简称“徐”)首先肯定是要拜个年的!
  我在这里,向家乡的父老乡亲,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兄弟姐妹,我的老亲人们拜年了,祝大家伙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壹点:真是特别有咱山东味儿的拜年。
  我们都知道“脱口秀”来自于西方,近年来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你从去年的脱口秀大会上脱颖而出后,人气不断提升,今年更是受邀参加了多个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心情怎么样?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徐:很激动,这说明“脱口秀”正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喜欢。能登上卫视春晚的舞台,我认为这说明了喜剧是相通的。虽然我是表演脱口秀出身,但这次在几大卫视的春晚舞台上,也能参与诸如小品这样的传统喜剧节目。
  壹点:登上卫视春晚的舞台,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徐:在北京卫视的春晚,我是和宋小宝老师搭档。他是春晚上的常客,演技精湛、经验丰富。而我是初次登台,自我感觉表演还很青涩,内心也很紧张,他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们俩一起商量剧本,一起探讨表演,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东方卫视的春晚,我则是和另一位脱口秀演员何广智一起登台表演,我和他之前有过合作,所以表演也更顺畅。
  不管怎么说,我能有幸登上卫视春晚,便可以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脱口秀”。
偶然接触脱口秀
登台演出始于“冒险”

  壹点:都知道你是北京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的专业是“材料学”,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与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脱口秀演员呢?
  徐:也是机缘巧合。我在北京读研究生期间,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脱口秀节目,觉得很有趣。虽然当时脱口秀才只是刚刚兴起,但北京已经有线下的演出了,于是我去看了现场,又顺势报了一个短暂的培训班,想着自己练习练习写稿子、说段子,没想到自己竟渐渐喜欢上了脱口秀。
  壹点:会后悔没有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吗?
  徐:不会。说实话,当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接触脱口秀也没有很久。所以,去当脱口秀演员其实是一次“冒险”。当时我认为自己有这种天赋,可以去大胆的尝试一下,实在走不通了依然可以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过现在看,效果还不错。
儿时农忙记忆深刻
山东人的乐观影响至今

  壹点:你生长于济宁市汶上县,一直到你考上大学才离开这里,家乡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带给你的影响大吗?
  徐:应该就是咱山东人特有的那种质朴、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吧。
  壹点:具体怎么说?
  徐: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农忙时节还没大有大型农用机械,都要跟着家里的长辈下地干活,收麦子、收玉米……我记得那会儿姑父、姨夫这些亲戚们都来家里帮忙,一整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吃饭的时候,即便面对着一桌并不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却开心地喝喝酒、聊聊天,声音还特别大,仿佛一天的疲惫都忘在了脑后。
  那种场景我记忆深刻,那种对生活的乐观与热爱始终影响着我。当我离开家乡,在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的时候,我依然能够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一切,哪怕再苦再累,也能够坦然面对。
  壹点:你的家乡济宁素有“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的美誉,传统文化底蕴丰厚,这对你后来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有影响吗?
  徐:肯定有影响。
  从小我就听村里长辈讲“孔子宰中都”的故事,还有汶上的“四尚书”、太子灵踪塔、大运河分水龙王庙的传说,孔孟颜曾的儒家文化、梁山的水浒文化等等更不用说了。
  因为有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才能让我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对我后来成为脱口秀演员,能够独立创作脱口秀内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认为,这种底色不是学历等成长后的外部因素所能赋予我的。
童年趣事成了素材
新段子将推广家乡

  壹点:你有一些脱口秀段子说的是你上学时的趣事,像小学时老师的普通话,高中时写藏头诗,是真的吗?
  徐:当然是真的。我的小学是在村小上的,那个年代村里读过小学的人已经是很有文化了,而且年纪也都很大,所以普通话说得也不标准。至于高中时的藏头诗,确实写了,而且写的还是古诗。
  对了,别看我是理科,当时语文成绩还不错,可能也为日后从事脱口秀行业埋下了种子。
  壹点:这么看,你在家乡时的学习、生活,为你日后创作脱口秀段子提供了不少灵感?
  徐:是的,真实与有趣并存,脱口秀段子才能有感染力。因为我在老家的生活确实很丰富多彩,留下了太多有趣的回忆,今天才能创作出一些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段子。
  壹点:今后会围绕济宁、汶上创作一些有趣的脱口秀内容吗?
  徐:一定会。
  我是从孔孟之乡走出去的小伙,无论在哪里依然是咱济宁人。如今能够被家乡的父老乡亲喜爱,这令我非常高兴。
  将来等我有了更好的文化积淀和创作水平后,一定会创作有关于家乡的脱口秀内容,让更多的人认识济宁、认识汶上。
  (本版照片由文森特拍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 泷

  2021年在镜头前最火的山东人是谁?如果抛出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会说,徐志胜肯定是其中之一。这个老家在济宁市汶上县刘楼镇的95后小伙,凭借在脱口秀舞台上大放异彩,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2022年新春佳节的来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独家连线“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听他用地地道道的济宁话,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拜年。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生活中徐志胜多了几分俏皮。
编辑:刘凯平 组版:曾彦红 校对:施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