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听基层代表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

齐鲁晚报     2022年03月06日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启动,8位来自各行业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了关于奋斗、生态保护、大国工匠的动人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杨璐 杜亚慧 刘云鹤 

农民工代表柴闪闪:
与时代一起闪闪发光

  “大家共同努力,获得闪闪发光的人生。”中国邮政集团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是一位85后的农民工代表,他从湖北农村到上海邮政,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的技术工,用青春谱写梦想,把自己的人生照耀得闪闪发光。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提出了“大力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建议,相关建议也被国家采纳。“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的绿色行动在行业内进一步全面展开。他十分关注那些渴望融入城市的快递小哥,去年他把大家的心声带到了人代会,在全国人大的重点督办下,出台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民声又一次上升为国家意志。今年他又带来了一份关于规范外包类灵活用工的建议。
  “为国家建言献策,为劳动者代言发声,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让更多人可以更好追逐梦想是我的责任使命。”柴闪闪说。
农民作家马慧娟:
易地移民集中安置改变命运

  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是一位农民作家,16岁辍学在家的她,在20岁迎来人生转机。那年,她从宁夏西海固的一个小山村易地移民,搬迁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这里集中安置了23万群众,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地。这项伟大的工程也被称为“新时代的红旗渠”。
  几十年的努力下,红寺堡区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全覆盖,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此间,马慧娟圆了读书梦,成了农民作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有人说我的故事是个传奇,但我自己知道哪有什么传奇,我的故事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马慧娟说。
源头人、护塔人夏吾卓玛:
筑绿色长城,续一江清水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夏吾卓玛代表也以她的方式守护着一江清水。“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差,家乡有的地方出现过吃水难的问题。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放心水。”她说,自己的老家黄南藏族自治州全境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作为源头人、护塔人,不仅自己用上好水,还要保证中下游的人也用上好水。为此,这些年他们采取了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原先的荒山变成了绿装,干涸的河流流满了清水,用科技的手段努力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电焊工代表姜涛:
35年手执焊枪只做一件事

  “35年来,我手持焊枪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手中的焊枪一次次超越自我,攻克国内焊接技术难关。”全国人大代表、“三线”第二代航天人姜涛从事航天产品的焊接工作。
  姜涛说,自己很庆幸成长在这伟大的时代,从多个国家重大型号装备研制,到航天发射“一箭20星”,他和团队用手中的焊枪攻克了数以百计的技术难关,让焊缝探伤检测百分之百无缺陷。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但我将我的生命同国家的强大焊接在了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焊接时产生的火花绚丽而短暂,只有将这份短暂无限延长才更有意义。”姜涛表示,自己会发挥好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好技能传承,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