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文人

齐鲁晚报     2022年03月16日
  □李晓
  我是一个小城的写作者。我就是喜欢用文字表达而已,当然说不上穷经皓首。几天不写作,就感觉肺腑胸腔里憋着一些东西,要用文字吐纳,稀释、消解紧张的情绪,与生活建立和解、妥协的关系。
  我在一个小城写作。有一些人读过我的文字,但很少有人主动来见我。在这个刷屏浏览的时代,我也就是他们偶然碎片化浏览的一次随意点开。像我这样的小城文人,成为游动在文字河流中的过江之鲫。
  小城掩映在群山怀抱中,这样的地理空间似乎让人有时常仰望天空的欲望,也容易造成心灵敏感的人涌动倾诉的欲望。文人们多爱描写小城四周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春花秋月、稻香麦浪、牛羊马驴。
  我有很多次参加小城文人们的作品研究会,他们坐在一间屋子里喝茶聊天、相互喝彩、大声诵读。过后,文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吃肉,酒一般是烈性白酒。但文人们兴奋时信马由缰,喝醉后也吐出不少胡言乱语,从中可以听见蹉跎岁月里的无奈心声。有一位正在写作一部现实题材小说的作家说,他的长篇小说要去冲刺某著名文学奖。他二十多年卧薪尝胆,那“苦胆”早已在风中成了一个老丝瓜瓤。有一位诗人说,他正在写一部小城千年历史的史诗,他要等百年之后让后人去出版。席间,一位诗人还爬到桌子上喝酒,朗读他即兴创作的诗歌。还有人在席间相互交换在文学期刊上的发表信息。一位作者说,前不久他去拜见从小城走出去的一位作家,那位作家如今在北京写影视剧本出了名,听说很多影视导演都出高价求着他写作,他已经换了房子、换了车。对此,有人羡慕,有人不屑,也有人打听他的电话号码,说要进京去拜访他。
  有一次,我参加一位80岁老者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出版首发式,书是一位企业家赞助出版的。老者面对一群文人的祝贺,老泪纵横,连连抱拳作揖。这位老先生一生就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写了这部200多万字的武侠小说。在他那霉味散发的小屋里,有着虚构的刀光剑影、江湖豪情。老者虔诚地在武侠小说的朝圣长路上耕耘不止,年近古稀时,他同妻子分居了。他对妻子说了一辈子的情话,说等长篇小说出版以后,要让她和儿女们过上好日子。他有很多怪异行为,比如几个月不理发,写作时闭门关窗燃烛,半夜到黄葛树下打坐,听见树上鸟儿啁啾,他就要自言自语好久。妻子有一天说,老头子,你就写吧,我要和你分开过日子。妻子和儿女住到了一起,他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仍然坚持用钢笔在稿纸上手写小说。有一次宴席散尽,我看见老人把没有派发完的书捆扎在一起,自己慢吞吞搬回了家。
  每到一个小城,我都要去敲开那一个个小城文人的房间。他们的存在,就像长城上的烽火台一样,让我心里有微微温润。在他们简陋的家里,书香漫溢,茶香袅袅。在他们的家里,我同他们谈论文学,像谈论太空卫星一样飘渺。在他们的家里,我受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接待。从他们的面孔上,我看到理想的火焰逐渐熄灭,但仍不甘心地在火堆旁不断添加柴火。他们像山里的农夫一样,一辈子寂寂无名,一辈子郁郁寡欢,但我希望,他们一辈子在内心都能有点成就感,他们是在文字田园里播种、收获。
  在这样如山水素描的清雅小城,有饱经沧桑的老树撑起了荫凉,也许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内心的冥想和写作,不像那些大城市,城市的每个毛孔里都流淌出撩人的欲望。而这些文人的存在,我总以为,是小城的文脉,是小城上空的古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