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又好看 摔都摔不烂

济南面塑传承人梁长乐通过创新推出新型面塑

齐鲁晚报     2022年03月25日
  梁长乐的新型面塑用锤子敲都敲不碎。
  文/片 齐鲁晚报记者 王鑫

  在不少80后、90后的儿时记忆里,街头那些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小面人,是他们共同的快乐回忆。每个人的家里都曾有过一个用面捏的“孙悟空”“黑猫警长”“猪八戒”……90后的小伙梁长乐于5岁那年与面塑结缘,他不曾想过那些爱不释手的“孙悟空”们后来成为他的事业。
  5岁那年,别的小朋友都在家附近的公园,买上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回家玩,但是梁长乐从大爷手中买来半成品回家自己捏。从此,他就喜欢上了面塑。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到美术课他就兴奋不已,材料包里的橡皮泥是最爱,飞机坦克随手就能捏出来,三国人物张辽,捏得有模有样。12岁时,父亲将面塑大师汤子博之子汤夙国所著的《面塑》送给梁长乐,他如获至宝,这本书带领他走进了真正的面塑世界。2008年,烹饪专业毕业后,梁长乐在济南从事了6年餐饮行业,业余时间没放下自己的爱好,越做越精。
  2014年,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能有面塑手艺人在酒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朋友的引荐下,梁长乐辞去厨师的工作到上海,终于圆梦,将爱好变为职业。他的作品多为复刻古籍里的人物,钟馗、关羽、寿星等,个个面部神态各异,肌肉线条清晰,肤色逼真。大到70厘米,小到几毫米,最绝的要数核桃壳里的“十八罗汉斗悟空”,十年前卖出了6000元的高价,后来想以1万元回收被拒。面塑需要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是要做到形神兼备并非易事,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不断创作和练习才能完成。
  在上海做面塑的时间里,梁长乐小有名气,他接触到了成龙、谢娜等明星,也曾为六小龄童的广告片中制作过猴子形象的面塑作品,还上过马未都的电视节目。作品虽好,但面塑易碎难运输的特点,让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略有遗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梁长乐没少花费心思改良配方。“有一次嚼口香糖突然发现,口香糖的韧性特别好,可塑性还高。”他尝试着把口香糖与面和在一起,作品一周后还能保持一定的韧性。这让梁长乐有了不小的收获,他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到保持韧性的秘密是口香糖中的胶基。苦于国内找不到胶基,面塑易碎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终于在与妻子去国外度蜜月时,梁长乐发现了苦寻不得的胶基,赶紧买回来后反复试验,调整面塑材料的配方,最终研制出了“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不开裂不褪色”的第三代面塑材料。自此,梁长乐的新型面塑不但摔不烂,甚至用锤子敲都敲不碎。
  2017年年初,梁长乐为了妻子放弃上海的工作回到故乡济南,在百花洲创立工作室。2019年下半年,梁长乐拜中国面塑大师董凤岐为师,在其指点下,手艺再次得到提升。今年,梁长乐成为面塑非遗传承人。几年来,他带过学员,也到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讲过课,依靠面塑作品销售,开始培训课,每月都能有不错收入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宣传面塑文化。下一步,他希望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济南的元素,创新思路,把作品年轻化、实用化,从而让更多人了解面塑,接受面塑,把传统文化继续传播发扬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