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屠呦呦……

他们的名字都出自《诗经》

齐鲁晚报     2022年03月29日
  中国人历来对名字非常看重,从周朝起,命名已经被纳入礼法,形成了制度。公认的“好名字”不仅要悦耳上口,还要寓意深刻,寄托了父母长辈的希冀与祝愿。从传统典籍中寻找灵感,是人们给子女取名时常用的做法,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
  事实上,源自《诗经》的名字并没有性别界限,人们会把诗中的生动词汇和鲜活气息赋予任何一个新生命。我们熟知的很多名人,名字都来自《诗经》这座中华文字宝库。

  □周冉  

诸葛孔明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为了突出蜀汉的宗室正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刻画成一个无所不能、智多近妖的奇人,极尽艺术创作之能。
  “孔明”出自《小雅·信南山》:“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这是一首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诗。“明”的意思是礼仪周备,“孔明”指诸事都已准备妥当、完备,没有疏漏,以显示祭祀的庄重。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或1058—1123),北宋婉约词之集大成者。他年轻时就显露出出众的才华,被《四库全书》评为“词家之冠”,王国维称他是“词中老杜”,叶嘉莹则视其为宋词史上“结北开南”的人物:“以前的作者大多是以直接的传达、直接的感发来写作的,而周邦彦是以‘思力为词’的。”
  “邦彦”出自《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意为国家栋梁之材。不过,周邦彦陷入王安石变法新旧争斗的旋涡,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多建树,作为词人却十分成功。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后改为国维,是近代著名学者,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造诣和创新。
  “国桢”“国维”均出自《大雅·文王》中的“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这首诗歌颂了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意为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降生在周朝,王国依靠这些栋梁之臣,得以发展昌盛。此诗是《大雅》的首篇,作于西周初年,用以告诫周朝继承人,要珍惜重视人才,王朝才能长治久安。
傅斯年
  傅斯年(1896—1950),著名历史学、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曾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他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安阳殷墟甲骨发掘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商代历史的研究。
  “斯年”出自《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意为承蒙老天庇佑,国家的基业得以万年长存,不愁无人辅佐。傅家先祖傅以渐是清朝首位状元,到了祖父这一代家道中落,父亲便把振兴家族的夙愿寄托在儿子的名字中。
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思成(1901—1972)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之子。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林徽因(1904—1955)出身书香世家,少年时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对建筑学产生浓厚兴趣,1924年随梁思成赴美国攻读建筑学,两人在美国结婚。
  二人的名字都出自《诗经》。“思成”的意思是成功、圆满,出自《商颂·那》:“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这是殷商后裔祭祀、追述殷商祖先的颂歌,内容为商代成汤的子孙所作的祭祀文。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因与当时一位男性作家同名,她为避重名而把“音”改为“因”。
  “徽音”是美名、美誉之意,出自《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这是一首周王室的后人歌颂周文王的诗歌,而这两句则是说周文王的妻子太姒继承了王族前代女性贤淑端庄的美德,富有美誉。
贺敬之
  贺敬之,生于1924年,诗人、剧作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敬之”出自《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意思是警示自己要牢记苍天在上、天理昭昭,尊天命循常道。这是周成王敬天自诫、自我诫勉,同时告诫群臣要忠心辅佐的一首诗歌。
屠呦呦
  屠呦呦,生于1930年,药学家,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呦呦”是模仿鹿叫的声音,出自《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这是为周王宴请群臣宾客时所作的一首宴饮歌,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东汉末年,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引用了此诗的前四句,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唐宋至明清,于乡试放榜次日,地方官会宴请新科举人和考官等,宴席上唱《诗经》中的《鹿鸣》篇,称为“鹿鸣宴”。
琼瑶
  琼瑶,生于1938年,本名陈喆,中国台湾女作家、影视编剧。
  “琼瑶”即美玉的意思,出自《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句诗的意思是他送我鲜桃,我以琼瑶来报答他。历代研究者对此诗主旨有很大争议,现代学者一般取朱熹的观点,倾向此诗是一首爱情诗。与“投桃报李”不同,这首诗中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收到水果,回赠以美玉),体现了对他人情感的一种珍视。
    据《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