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

全面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向“强”转变

齐鲁晚报     2022年04月11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发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为何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什么重要意义?有哪些重要改革举措?如何落实?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
  问:意见出台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也要看到,实践中还有一些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突出,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标准和程序不统一,超大规模市场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等。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必将对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利用发挥、巩固增强我国市场资源的巨大优势,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问:意见的出台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何重大意义?
  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第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只有国内市场高效联通,才能扩大市场规模容量,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第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第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
  第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加快建设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形成对全球先进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还有利于提高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取得新优势。
  第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释放市场潜力、激发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以优化市场环境释放更大消费潜力,以打通堵点卡点拓展更广阔流通空间,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循环畅通。
  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问: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意见强调,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工作原则方面,一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
  二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从制度建设着眼,明确阶段性目标要求,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三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
  四是系统协同,稳妥推进。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主要目标方面,一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二是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四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五是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打破各种显性、隐性壁垒
  问:意见在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有哪些重点任务?
  答: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
  从立的角度,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动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升级流通网络、畅通信息交互、丰富平台功能为抓手,着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动建立健全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生态环境市场。
  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人民群众关心、市场主体关切的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
  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增强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保障,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从破的角度,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意见从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等五方面作出明确部署,旨在打破各种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隐性壁垒。
  着力解决不当市场干预和不当竞争行为问题
  问:如何推动意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答: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完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督促检查。
  二是抓好重点任务。围绕六个方面的改革任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南。对积极推动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地区给予激励。动态发布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着力解决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不当市场干预和不当竞争行为问题。
  四是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围绕重点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据新华社
统一大市场怎么建 “立破并举”是关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对外公布。专家认为,以大市场构建新格局、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中国市场化改革由此补上一块重要拼图。
  当前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直言,大市场并不天然具有相应规模效应,中国市场体系长期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市场功能发挥。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对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全面部署,被认为正式形成了新时代市场化改革的“组合拳”。
  全国统一大市场怎么建?在具体操作原则上,“立破并举”成为关键词。“立”,着眼于建规立制。例如,从市场健康运行底层规则着手,《意见》提出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四统一”的基础制度。
  “只有规则一致,政策和执行才能真正统一协同。”董煜认为,产权制度是市场之基,要完善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体系;准入原则是市场的天平,要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公平竞争是市场的基本游戏法则,要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信用是市场成长的土壤,要形成全覆盖的信用信息网络。“四统一”方向充分体现了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尊重。
  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亦是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途径。“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执法标准和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减少自由裁量权”等表述被写进《意见》。对于新业态新模式,强调要“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及时补齐法规和标准空缺”。
  在“破”的方面,《意见》突出“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其中,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外地企业等各类优惠政策等措施,既针对市场主体也针对政府部门,在着眼打破显性壁垒的同时,更强调破除各种隐性壁垒。          据中新社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工作原则
  立足内需,畅通循环
立破并举,完善制度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系统协同,稳妥推进
◎主要目标
  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六大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
  从立的角度,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
  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
从破的角度,意见明确: 
  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