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认识与创作

齐鲁晚报     2022年04月11日
  绝句亦称截句。前人有种说法,绝句是截律句中四句而成。这种说法,是违背了历史事实的。原来,古人作诗,以四句为一意思的完结(绝),故单独四句的诗即谓之绝句。也正因为绝句是在律诗之前就产生了的,所以绝句就分为两种,一种是符合近体诗格律的绝句,一种是不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古绝。下面所讲是指前者。
  一、绝句的分类
  绝句的种类,以时间上分,可分为古绝、律绝;从字数上分,可分为五绝、七绝;而从首句起结类型上分,可分为四种类型。
  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例诗,《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例诗,《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例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独、节、插、一,平水韵仄声。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例诗,《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白、识,平水韵属于仄声。
  二、绝句的章法   
  绝句也好,律诗也好,都有个起承转合的问题。这属于常规。起承转合,即在一首诗中须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进行写作。采用此法时要求:一是起要扣题、突兀;二是承(接)要连贯、自然;三是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做准备;四是合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李白的《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此诗就是用起、承、转、合布局法。起句“兰陵美酒郁金香”,既贴题,又突兀;第二句:“玉碗盛来琥珀光”紧承上一句“美酒”来说。连贯、自然。这两句说明了朋友的盛情款待,李白欢饮美酒的情景,这才使第三句转到抒情,第四句表明了看法:“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第三句用“但”字明转,且为第四句做了引线;而第四句表达了诗人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一扫古人怀乡的凄楚情绪。
  除了常规性的起承转合以外,绝句的章法细分还有这么几种:递进式、并列式、两分式、混合式、连承法、连转法。本文简单介绍常见的前三种。
  递进式
  递进式,又分直递式、转递式、跳跃式,一句一接,层层递进,一气贯通,整首一意。
  例直递式,如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并列式
  即一句一意,相互独立,意绝而气贯,并生出一种情绪。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分式
  即两句一意,组合成篇。又分以时间顺序的推移构成两分、以空间位置的变换构成两分、以时间顺序的推移和空间位置的变换交错构成两分等三种形式。
  例以时间顺序的推移构成两分,如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三、创作绝句应注意的问题
  绝句只有四句,共20字或28字,不能像律诗那样,可以从多方面铺叙,但是它有简短、轻灵,较为易写的特点。作者灵感一来,可以挥笔成章,无须考虑严格的对仗。不过,要写好绝句,也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和掌握写作技巧。
  在取材上。要一件事、一个物、一处景,从头说到底,说深说透,切忌面面俱到。因此,写事要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写物要不即不离,托物言志;写景要典型形象,景中藏情。
  在布局上。开头不仅要开门见山,而且要贴题切入;中间两句要承接自然,转得巧妙;结尾是全诗的精魂所在,可以决定全诗的优劣,所以应大力经营,或画龙点睛,或含蓄蕴藉,或用墨如泼,以使全诗生辉。
  在语言上。要下大工夫,认真推敲,使其简练、形象、自然、贴切、流畅;使其有内涵,有动势,有韵味;使其以一当十而不晦涩,新颖洒脱而不俗浅。同时,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赋、比、兴三者恰当地配合运用,多种句式恰当地配合运用。具有时代精神的词语,用在当今创作中,已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体裁上。五绝易作,其诀窍即在三、四两句不直接写题旨,而渲染景致或托寓比兴。写五言绝句须防纤弱,下语须古拙有致,多采用问答体,或通首比兴,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我理解,五绝不是不可写,而是不要以为字数少,简单易行,而轻易下笔。 
          (鲁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