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治心脏顽疾

济医附院成功救治一例重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

齐鲁晚报     2022年04月12日
B02
健康
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科室专家为患者进行手术。
  本报济宁4月11日讯(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赵永亮 张勇) “很感谢医护人员,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近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为重症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王大爷进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有效改善了患者心肌血供,使其心绞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目前王大爷已康复出院。
  患者王大爷,5年前因冠心病曾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此后再次出现冠脉狭窄导致心肌梗死,并多次住院治疗。因患者心绞痛反复发作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增大,EF22%。虽然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但医生因考虑其心功能差,手术风险大,便建议保守治疗。
  “一活动就会出现胸闷、胸痛,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由于症状逐渐严重,王大爷十分痛苦,怀着试试的心理王大爷来到济医附院就诊,寻求恢复正常生活的机会。医院心外二科程前进主任团队将患者收入院,通过完善各项检查,进行了Pet-CT明确心肌存活率,发现患者心肌存活高,具备手术指征,给了患者生存的希望。
  “考虑王大爷患有心力衰竭,我们便联合医院心内科制定了治疗心衰方案,在患者心衰改善后给予仔细评估,制定完善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后,对王大爷进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程前进介绍。术后患者进入心脏监护室,由于心功能较差,王大爷一度出现循环不稳等症状,科室专家及时对其给予了IABP辅助及对症治疗方案,在IABP辅助循环15天后,王大爷顺利度过危险期,复查血生化各项指标正常,心脏彩超提示EF32%,身体康复后出院。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高发,心功能差的患者也占了很大比重,此类患者对手术的创伤耐受性差,导致患者死亡率及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高。”程前进介绍说。
  济医附院心脏外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也是山东省较早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单位之一,年手术量1500余例,近几年医院心内科心外科不断加强合作,对重症心脏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患者治疗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该院心脏诊疗中心对心脏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赠送暖心物资 携手同心防疫
“颅内炸弹”致患者突发昏迷 邹城市人民医院介入栓塞手术解决致命危险
  本报济宁4月11日讯(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陈伟 赵文文) 近日,邹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介入团队独立完成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解除了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
  患者李女士,在家突然意识不清,小便失禁,家人觉察到病情不妙,急送至该院急诊科抢救,经颅脑CT初步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遂转入该院神经外科救治。为进一步明确病因,神经外科又进行了全麻下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发现基底动脉与小脑上动脉分叉处有一约3.9*3.0毫米动脉瘤,瘤颈约1.6毫米,指向后外侧,根据出血部位考虑为责任动脉瘤,这一病症令科室治疗团队唏嘘不已。
  颅内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此病发病急,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患者恢复快的优点,但是术中存在着动脉瘤破裂和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等风险,对术者的技术和水平要求较高。此时,李女士病情危重,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不稳,治疗刻不容缓。医院神经外科介入团队反复讨论,术前作了科学的论证和充分的准备,对手术的风险、并发症、患者的预后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制定了科学、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征得同意后,决定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术中,科室主任曲建波现场指导,手术医师刘洪义、王子敬、徐华文密切配合,手术操作从容不迫、胆大心细,从导丝进入到弹簧圈依次填入,动作沉稳,历经一个小时,向动脉瘤内填入了5枚弹簧圈,手术顺利完成。经造影后脑动脉瘤不显影,弹簧圈位置及形态良好,载瘤动脉及分支血液通畅,解除了动脉瘤随时破裂出血危险,达到手术预期效果。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系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团队首次独立开展,是一次技术突破!”曲建波表示,这也标志着该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报济宁4月11日讯(记者 郭纪轩) 日前,山东省戴庄医院党委为邹城市峄山镇留驾庄村送去一批医用口罩、抗菌手洗液、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助力基层疫情防控工作。
  组织全员核酸检测、进行疫情巡查、协调防疫物资……连日奋战在乡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对山东省戴庄医院医院驻峄山镇留驾庄村第一书记任杰来说,这段时间的历练让他对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承担一份责任,这是身为党员该有的担当。”任杰说。
  山东省戴庄医院院长苏中华表示,医院会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驻村工作,积极配合开展乡村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物资用在村民防疫最需要的地方,为村民营造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确保输液护理质量 工作坊活动提能力
  本报济宁4月11日讯(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陈伟 高蕾) 近日邹城市人民医院静疗小组举办静疗工作坊活动,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演示、实操训练等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力求“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促进医院静脉输液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理论培训环节,医院静疗小组组长付长梅对《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进行了重点解读,就临床工作中留置针穿刺存在问题、穿刺手法、固定方法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讲解。随后参培人员进行了分组,现场对PICC维护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升学员的操作水平。
  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表示,静脉输液质量关系到每个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希望静疗联络员通过本次学习,将静脉输液的各项规范操作传授给科室每个护士,提升医院静脉输液工作质量。
保障母婴健康,别忽略产前检查 任城区妇幼保健院胎儿畸形超声筛查助优生优育
  本报济宁4月11日讯(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何双胜) 产前检查,尤其是超声筛查在整个孕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关乎着所有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对降低胎儿缺陷率有重要意义。
  任城区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市首家三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全市首家省级胎儿畸形筛查会诊医院,多年来,一直以“保障母婴健康”和“三降低一提高”为总抓手,高度重视产前筛查工作,拥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接受过专职培训的超声诊断团队,专职于超声产前诊断。
  任城区妇幼保健院在济宁市较早拥有高端妇产超声诊断仪——美国GE-Voluson E10,对早孕期、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诊断提升了质量,提高了效率,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医院医疗保障部超声科张晓燕主任表示,“进行规范、科学的产前筛查是优生优育的关键,如果一个家庭出现了一个残疾的孩子,无论是肢体还是智力,是几代人心中永远的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实很多情况是可以通过产前筛查诊断出来及早处理的。”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逐步落地,很多夫妇有了再生一个的美好愿望,但忽视了产前筛查这一重要环节,“生育第二个或第三个宝宝的时候,应该比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更加重视产检,尤其是高龄产妇,再生育时出现异常或畸形的概率相对较高,对于筛查出有缺陷的胎儿应该进行及早干预。”张晓燕提醒。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郭纪轩 组版:李腾 校对:胡韵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