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有梦想 赶紧闯一闯

求职路上三位大学生境况不一,但他们都在为明天努力

齐鲁晚报     2022年04月13日
  已经求职成功的卞普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 受访者供图
齐鲁晚报记者 巩悦悦 
  今年6月,2022届大学生将离开校园,迈向新的人生关口。考研成功的将继续深造,而未参加考研和考研失利的学子们则陆续加入了“求职大军”。求职路上的大学生们心怀梦想,为了明天不停地努力。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故事。

人物一:小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趁年轻出去闯一闯
  从山东到北京,小杨已经实习半年了。如果顺利,今年六月大学毕业之时,就是她正式就业之日。
  去年11月,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经过反复筛选比对,小杨认为北京一家快递公司和自己所学的快递运营管理专业“对口”,当下就决定报名实习。
  来到北京之后,小杨的实习岗位是仓管员,主要负责扫描快递单号、分拣快递件、登录出入库、处理异常件、回访客户等工作。本以为会被分去管理岗,谁料每天面对的净是些事无巨细的繁杂工作,忙起来甚至连口水都喝不上,她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从去年11月实习至今,小杨总共回过一趟山东老家。
  小杨理想中的工作是朝九晚五,这样可以满足健身的小需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生活被工作填满。但眼下到了求职季,她没法承担放弃这份工作的后果,所以决定先继续干着。
  实习期间,小杨每月拿到手的工资是5000多元,正式转正后能拿8000多元。她心里很满足,毕竟“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
  做完这个选择之后,小杨还得做家里的思想工作。远离山东,到400公里之外的北京工作,她的这个决定并不能让父母完全支持。可小杨心里早有打算,就要趁年轻,出去闯一闯。

人物二:小佳(山东建筑大学) 在焦虑中等待希望
  得知考研成绩不理想,小佳想都没想就加入应届生的求职大军中。可找工作这事儿,又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和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不同,当求职被提上日程,小佳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眼下草长莺飞的季节充满着希望,校园里繁花盛开煞是好看,可小佳无心欣赏更来不及品味,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心仪工作,她总觉得有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
  小佳是山东建筑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从3月至今,她已经陆续投递了十多份简历,可大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能回复她的仅有两三家。
  前几天面试了一家单位,HR(人力资源管理)问她是否接受出差、能不能上工地,小佳给出肯定答复。即便如此,对方还是决定优先考虑男生。另外几家单位虽然加了她微信,但仅限聊天,尚未给出明确答复。
  小佳所学的环境科学专业前景不错,正常情况下,毕业生大都选择去环保公司进行大气检测和水检测。最初她笃定能找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可接连碰了几次壁,再加上线上求职的现状,她决定“退而求其次”。
  按照小佳的打算,如果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那当然再好不过。可万一没有,找个离家近的单位也可以。父母年纪大了,不希望她走远,更想让她在家附近找个稳定些的工作。
  毕业季下的大学生各有规划,在宿舍里,那种着急的感受就格外明显。
  小佳所在宿舍有6人,其中三人考研“上岸”,另有一人准备“二战”,求职队伍中只剩下她和另一个东北舍友。“她们找我做毕业设计,我就要跟她们说还要准备简历或去宣讲会,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还挺让人焦虑的。”
  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山东建筑大学也时常关注学生就业状况,经常召开求职座谈会解答学生疑问。与此同时,通过班长联络群等渠道,学校每天都会为应届生提供不同企业的招聘公告。
  虽说学校给出的单位不少,可毕竟没有线下招聘来得直接。小佳认为,假如能去参加企业的宣讲会,她喜欢一家公司,可以直接把简历递给对方。即便不能录用,对方起码也能看一眼。但网上投简历,给她的感觉就好像大海捞针。
  从3月到4月,在经历了几次不太顺利的求职之后,小佳的心智倒是愈发成熟。虽然目前还处在投递简历、等回音的阶段,但她还是愿意相信:希望就在不远处,要抓住红四月。
人物三:卞普(齐鲁师范学院) 成功源于动手早
  找一份工资待遇高、公司氛围好的工作,是多数应届大学生的梦想。齐鲁师范学院的大四学生卞普,就在反复斟酌后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单位,他的求职路,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历。
  从去年2月中旬起,卞普就有针对性地投递出去十几份简历,3月陆续迎来面试。在面试的七八家单位中,有两三家明确只招收本科211以上的学校。针对剩下几家不“卡学历”的单位,他决定看是否组织面试,如果可以就积极准备。
  和有的人“面试完一场算一场”的佛系心态不同,卞普会在每场面试结束后向HR征求意见,以此来复盘简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修改之后再去投递。
  因为不是名校毕业,为了不在第一轮就被刷下来,卞普通常会走内推的方式:直接将简历转给业务部门,通过业务部门转交给HR。对卞普来说,这样做很可能会让自己进入到面试环节,不至于直接将简历淘汰掉。
  等真正到了面试环节,让卞普感受很深的一点是,非技术部门的门槛不高,如果能有技术傍身,求职过程就顺当多了。因为所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期间经过数百场网络安全比赛的锤炼,他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对专业的应用程度,则让他在求职中更多了些选择的权利。
  仔细捋完一条条招聘信息,在老师的建议和参考下,卞普决定选择国内一家互联网公司,主要负责其中的网络安全。实习过程中,他了解到工作重点是挖漏洞、检验公司的安全建设、防止被黑客恶意利用。这种工作内容让他觉得很有挑战性。
  吸引卞普的不仅是工作的挑战性,更源自多元的企业活动和灵活的工作性质。
  正常情况下,入职后的他可以10点多到岗,下午六点就能离开。公司内部活动多,不仅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还经常组织玩剧本杀。最打动卞普的,是薪资待遇超出预期:一年能拿16薪。
  在齐鲁师范学院,大多数学生更青睐于考研和当教师,卞普很早就决定走就业这条路,目标是一些互联网大厂。他清楚什么是“赶早不赶晚”,如果投晚了简历,位置肯定会被“大咖”占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