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政局突变,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

齐鲁晚报     2022年04月13日
  去年6月13日,内塔尼亚胡(左)与贝内特在以色列议会出席就新政府组建方案进行投票的特别会议,贝内特右手边的女士就是统一右翼联盟党鞭希尔曼。 新华/路透
  齐鲁晚报记者 赵恩霆

  13日是以色列本届政府上台十个月的日子,然而就在一周前,由现任总理贝内特领导的执政联盟却突遭变故,因一名议员“退群”而失去议会多数席位,政治危机的阴影再次笼罩以色列。
  6日,贝内特所在党派统一右翼联盟的党鞭希尔曼宣布退出该党,理由是观念不合,她还呼吁让目前的执政联盟下台,组建新的右翼政府。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作为一名正统派犹太人,希尔曼与世俗派出身的卫生部长霍洛维茨爆发矛盾。
  以色列议会总共有120个议席,此前由八个党派组成的执政联盟在议会占据61席,仅保有微弱优势。希尔曼的退出,将执政联盟推到了悬崖边。议会最大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前总理内塔尼亚胡迅速表态赞赏希尔曼的决定,并邀请她加入反对党阵营。而希尔曼也确有加入利库德集团的计划。
  以色列政坛本来就中小党派林立,自1948年建国以来从未出现过单一政党组阁的情况。这次贝内特政府遭遇的执政危机,是近年来以色列政党政治进一步碎片化的结果,其不稳定的种子早在去年6月组建执政联盟时就已埋下。
  在那之前,以色列在两年内举行了四次议会选举。其中,2019年4月和9月的前两次大选后均组阁失败;2020年3月第三次大选后,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和中间派蓝白党组建联合政府,但只维持了半年,就以破裂告终;第四次大选后,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组阁失败,最终由议会第二大党中左翼“拥有未来”党领导人拉皮德成功组阁。
  去年3月的第四次议会选举,有多达38个政党和党派联盟参选。尽管沦为在野党,但利库德集团凭借30个议席仍然是议会第一大党,而成功组阁的“拥有未来”党虽然是第二大党,但仅有17个议席。而且,成就那次组阁的实际上并非“拥有未来”党及其领导人拉皮德,而是以“造王者”身份示人的统一右翼联盟领导人贝内特。
  从政治光谱上看,统一右翼联盟与利库德集团同属于右翼阵营,而“拥有未来”党属于中左翼。实际上,由八个党派组成的执政联盟横跨了整个政治光谱,包括统一右翼联盟、以色列家园党和新希望党三个右翼政党,工党和活力党两个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和蓝白党两个中间派政党,以及一个阿拉伯政党联合阿拉伯党。
  除了“拥有未来”党,其他党派在议会所占议席数均为个位数。由于政治主张差别很大,促使他们结盟的唯一目的,就是扳倒连续执政12年的内塔尼亚胡。
  正因如此,贝内特领导的统一右翼联盟的加入,令八党联盟得以实现政权更迭,组建起以色列历史上首个涵盖左、中、右和阿拉伯政党的大联合政府。贝内特与拉皮德轮流执政,前者先担任总理两年,后者作为候任总理先出任外长。此外,其他六党领导人也都入阁,上述提及的卫生部长霍洛维茨就是活力党领导人。
  执政联盟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意味着其合作的基础十分脆弱。去年6月13日,以色列议会对贝内特政府的信任投票结果,就足以敲响警钟——60票赞成,59票反对,1票弃权。用内塔尼亚胡的话说,贝内特是“一个站在针尖上的总理”。
  贝内特曾是内塔尼亚胡的重要幕僚,但后来两人因政见不合等因素而分道扬镳。无论是十个月前那次议会信任投票的结果,还是如今议会席位分布情况,都反映出执政联盟与反对党阵营依然维持着势均力敌的状态。
  执政联盟失去议会多数席位,今后在议会推动议案时必须寻求反对党阵营的支持。如果双方达成一致,不排除重新组建政府甚至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的可能。另外,在议会复会的情况下,反对党阵营也可以发起对贝内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从而推动政权更迭。
  无论如何,蛰伏了十个月的内塔尼亚胡又一次嗅到了重新掌权的机会,而且还是在执政联盟内部爆发矛盾、出现松动之际。尽管政治危机模式重启,但现阶段对双方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目前,以色列议会处于休会状态。失去议会多数席位,暂不意味着贝内特政府彻底陷入危机,他和拉皮德等还有机会通过拉拢其他在野党议员来巩固执政联盟在议会的地位。当然,反对党阵营也可以趁热打铁挖执政联盟的墙角,通过鼓动更多执政联盟所属党派议员出走,来分化瓦解贝内特政府继续执政的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