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农业“压舱石”的棋局与未来

齐鲁晚报     2022年04月29日
  淄博农业的“压舱石”是谁?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淄博粮食总产量为144.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为195万吨。其中,高青县的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7万吨和50万吨,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40%和25%。
  由此,高青成为淄博农业不折不扣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地处北纬37°世界优质农产品黄金纬度线的高青,北依黄河,南邻小清河,是山东的特色农业基地,拥有“高青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红柿”等15个地理标志商标,为全省之最。
  今年年初召开的高青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高青县委书记刘学圣提出,高青要大力发展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数字化的“五化”农业,通过构建农业“五化”体系,推动“五化”农业连接联动,不断提升高青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高青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在外界看来,“五化”的提出,是高青对农业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重新升级。
  那么,作为淄博农业“压舱石”,“五化”的背后到底折射了这个传统农业大县怎样的战略意图?
  记者 胡允鹏
  战略
  4月20日,谷雨。
  高青县花沟镇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68亩温室大棚中,迎面扑来一股清香,崔爱民正忙着了解棚内作物生长情况。望着长势喜人的22万株高青西红柿,丰收的希望在他的心头肆意荡漾。
  作为县党代表,回想年初县里确定的“五化”思路,崔爱民仍激动不已。
  “五化”,是高青官方对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一次重新定位。对高青农业而言,“五化”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超常规的方法和举措,更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
  随后在2月7日,高青县委、县政府正式成立了强农惠农工作指挥部。
  作为调度全县农业领域工作的机构,由四名县领导出任指挥和副指挥,高青官方成立强农惠农工作指挥部的目的,就是强调战时状态,就是要以超常规举措解难题、抓推进、促落实。
  2月8日,高青县委召开“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誓师大会。会上,刘学圣指出,强农惠农工作、园区建设工作及文农旅融合发展三个指挥部分别对应了“三篇文章”,是高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
  其中,农业农村领域所对应的强农惠农工作指挥部,要发挥农业大县基础优势,围绕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数字化“五化”农业,探索建立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打响做大高青黑牛、高青西红柿、小龙虾等特色品牌,整合资源加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真正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高青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在乡村振兴上在全市树标杆、当典型。
此后,在机制与政策保证下,指挥部全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预计5月底前,高青县将完成“黄河明珠”品牌注册,规范使用15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届时,他们将通过举办展销会、推介会,不断扩大高青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以基于“五化”背景下的黑牛产业为例,申彩虹表示,高青将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加强高青黑牛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认定工作,落实现有政策,研究制定新政策。
  齐鲁壹点获知,目前,高青县已制定高青黑牛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全面提高黑牛产业的标准化水平,而通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等项目,高青的农业生态化治理亦将得到全面提升。
  可以说,“五化”开路,高青农业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已渐次展开。
逻辑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
  3月8日,刘学圣调研强农惠农指挥部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品牌农业发展规划,借助各项政策利好,加快补齐短板,以“五化”农业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打好农业品牌建设组合拳,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谋局中,高青为何要在“五化”上下足功夫?
  在西红柿种植者崔爱民看来,推进农业品牌化是高青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理由是,只有通过品牌化赋能,才能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不仅仅是品牌化,高青黑牛龙头企业——山东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纽澜地)总经理杜斌认为,规模化和数字化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规模,高青黑牛就很难形成产业化的优势。”杜斌表示,基于规模化的考量,他所在公司正在加速实施高青黑牛的存栏量扩增计划。
  与此同时,纽澜地还通过“黑牛管家平台”,用大数据嫁接起了黑牛育种、生态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智能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终端配送整个流程,对黑牛产业的全链条的数字化升级,建起了从牧场到餐桌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纽澜地的数字化转型,是高青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的一个缩影。
  高青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忠远告诉齐鲁壹点,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高青县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将粮食、黑牛、奶牛、小龙虾等特色产业数据信息整合运用,实现了全县涉农数据“一张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条数字化发展升级。
  产出放心农产品的关键,也离不开农业的标准化。“标准化支撑起了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高青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主任尹香田说。
  同样以高青黑牛产业为例,尹香田介绍,在制定高青黑牛标准化养殖过程中,龙头企业根据专家指导优化后的标准化流程,要求合作的养殖户及合作社按照标准流程养殖黑牛,符合标准的黑牛再由龙头企业进行收购。
  而作为高青推动生态环保治理的主力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在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快速发展上具有重要影响。
  高青县数字乡村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少山告诉齐鲁壹点获知,高青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按照两种方式进行粪肥还田,一种为堆沤生物有机肥,一种为条垛式堆沤有机肥。目前,全县共生产粪肥4.22万吨,推广面积达5.94万亩。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高青化肥用量26228吨,较2020年减少化肥使用2276吨,减少8%,化肥减少比例达高青历史之最。
  “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数字化农业,每一个单独拿出来谈都不新鲜,但高青要做的就是将这‘五化’系统推进,从而持续做大做强高青特色农业。”高青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申彩虹说。
路径
  一方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五化”思路的持续推进,高青现代农业产业在此基础上,未来将达到怎样的高度?
  在3月27日召开的高青县重点工作指挥部工作汇报会上,高青县政府副县长李永给出了答案:
  品牌化方面,2022年高青县将注册“黄河明珠”区域公用品牌,规范使用15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通过举办展销会、推介会,不断扩大高青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规模化方面,高青要将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积极创建吨粮县。黑牛存栏10万头,奶牛存栏5万头,全力突破高青黑牛产业。举办高青黑牛文化节、高青西红柿优选大赛等活动。打造规模化农业样板,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建成规模化养殖园区和蔬菜种植基地。
  标准化方面,今年高青还将研究制定高青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瓜、高青西红柿、高青小龙虾等5个产业标准化种养殖流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指导农业主体按标准化流程组织生产,打造标准化农业样板,推广先进经验。
  生态化方面,制定生态化农业发展规划和标准,构建完善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体系,打造生态化农业样板。
  在数字化方面,今年高青将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构建农业农村工作“一张网”,打造数字化农业样板。
  “预计到2024年,高青将启动运营高青特色农产品营销体验中心,实现年接待参观者10万人次。成功创建吨粮县,打造高青黑牛百亿级产业集群,引进3—5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2—3家农业生态化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布局。实现数字化种养基地全覆盖。”高青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管德说。
  除此之外,高青县还强化争取招引,统筹资源整合,助力农业“五化”发展。
  具体来看,高青县目前正积极与山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乳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培优培强高青农业品牌。
  在招商引资方面,高青县正积极推进与青岛水滴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科智联国际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山东领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着力在建设预制菜园区,拉伸产业链条求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着力完善‘五化’体系,提升‘五化’水平,拼出全力、拼出决心、拼出毅力,瞄准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争创工作不放松,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申彩虹说。
  借助地域优势和顶层设计,黄河腹地新城高青能顺利实现其在农业上的庞大计划和理想吗?
  跨越路上,时间一定会给出满意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