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技师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教研室副主任李宗勋

重回母校任教,激扬学子成才梦

齐鲁晚报     2022年05月01日
T02
专题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文/图 记者 孔茜 王浩然 通讯员 李福良 魏林娜

  从技师学子到骨干教师,他以身为教,为莘莘学子做出表率;从普通教师到教育教学管理者,他挑灯达旦、砥志研思,刻苦专研教育教学方法。七年的执教生涯,从山东省技术能手、济宁市技术能手到荣获山东省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每项荣誉都映照出李宗勋从未停止努力的步伐。
  入企一线当“学徒”
锻造过硬钣金技能

  “回到母校执教,就是希望通过自身的事例告诉学生们,一个技校生也可以走上成功之路。”从高考失利、复读到入学济宁市技师学院单招考入大学,一路走来,李宗勋感慨良多。为改变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见,帮助更多学子成才,他以教师的身份重回母校,成为他发自心底的一份“情怀”。
  三尺讲台之上,每届新生的第一堂课,李宗勋总是会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例,让学生明白“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道理。伴随着“第一堂课”的思想启蒙和李宗勋的执教理念,他最初所带的汽修1552班27名学生,于2018年全部顺利进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高职班,且全部顺利毕业。
  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才。面对钣金与涂装专业这一“行业教学空白”,喜欢直面挑战的李宗勋主动请缨,深耕钣金与涂装领域,成为行家里手。“2019年我去到企业一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李宗勋从普通学徒当起,每日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9点,他时刻跟随钣金车间师傅努力学习汽车钣金真实事故维修,为把基本功练得扎实,在车间维修人员午休时,他还会反复练习。
  有了扎实的功底,如何将真实案例与理论相结合转换成教学案例,让学生真正做到符合企业用人标准便成为了他研究的新方向。为此,李宗勋又利用寒暑假时间,前往了人社部指定校企合作单位麦特奔腾汽车有限公司,跟随车身修理国赛裁判长学习汽车钣金专业技能。最终制定了将企业典型性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为这门当时还未开设的专业课程趟出了一条系统教学的路子。
从单面手到多面手
育人路上砥砺前行

  从“普通学徒”到行家里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学习,李宗勋带领2019级两名学生在2020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车身修理大赛上大放异彩,获得了职工组第一名、学生组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成绩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那时训练很刻苦。”李宗勋称,钣金是技术加体力活,好的技术亦需要体力支撑。为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与体能,他与学生每日的训练时间从早上7点便开始了,结束时多是深夜11点。但无论多累,他们都未曾停过一日。即使有课,他也都是待完成教学后,再前往训练基地。连续数月的训练,每次回到家,两岁的孩子都已入睡。每每谈及这些,他都倍感愧疚。
  多年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21年,李宗勋被评为了“山东省技术能手”。为更好地适应学院快速的发展,提升自己的适应力,李宗勋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一方面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逐步从一名单一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其所在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被评为济宁市特色专业,所在的实训基地被人社部授予“全国五十所校企合作单位之一”。
  “2008年作为学生,我见证了母校建校50周年的校庆。2018年作为教职工我参加了母校建校60周年的校庆。”李宗勋坦言,以后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三尺讲台奉献担当,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宗勋指导学生实操训练。
济宁市技师学院技工教育集团秘书处培训科科长孙宽 困难面前见初心,危急时刻显身手
  学生患病倒地抽搐
及时施救化险为夷

  2019年以来,凭着在部队练就的强健体魄,加之后来系统的学习,孙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兼职做起了体育教师。
  2021年10月9日下午的体育课上,孙宽正带领学生们做热身运动,突然一名学生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孙宽立即指定一名学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紧急联系校医、班主任、学生家长。
  患病的学生脸色黑紫,呼吸停止,生命体征逐渐消失,情况很是危急。孙宽等不及急救车的到来,便用自己之前所学的急救知识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大约五六分钟后,这名学生的脸慢慢变得红润了,意识也慢慢恢复了。”看到患病学生慢慢睁开了眼睛,孙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最终,经过在医院的系统治疗,这名学生顺利出院。为了表彰孙宽危急时刻对学生科学施救,济宁市人社局专门发文,在全市技工院校对他予以通报表扬。
  为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孙宽还做了两年的兼职班主任工作。和可爱的学生们相处,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扮演”着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引路人的角色。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孙宽对学生宽严并济、耐心指导,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要主动为学生们着想,从细微处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才能不负职责和使命。”孙宽坦言。
校园疫情防控
化身“大白”昼夜坚守

  今年3月中旬,根据全市疫情防控要求,济宁市技师学院响应校园管理要求,孙宽第一时间向领导申请留校,全力守护学生的健康安全。
  校园封闭期间,需要做多轮核酸检测,医疗应急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得知此事后,孙宽主动提出到最辛苦的医疗救援组工作。经领导批准并进行相关培训后,他如愿成为一名“大白”。封闭管理期间,学院共5700余名学生和教职工。孙宽作为防疫一线志愿者,认真组织师生核酸检测、逐个回复师生诉求。面对繁重的工作,孙宽知重负重,尽心尽力。工作期间,他每天早早来到工作岗位,全程穿戴防护服,不间断为校内师生进行信息录入,有时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每次紧张的忙碌之后,脱下防护服,衣服都被汗水浸湿。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应该冲锋在前。”学校实施闭环管理的19个昼夜,孙宽始终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岗位上。“坚守、低调、认真、负责”是同事和学生们对孙宽的一致评价。
  “穿上白色的‘抗疫战袍’,奔走在校园内的各个角落,终于有机会践行自己的诺言,守护我们的校园,也更加明白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不易。”孙宽相信,只要所有人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定能迎来战胜疫情的那一天。
  文/图 记者 孔茜 王浩然 通讯员 李福良 魏林娜

  2010年11月,孙宽入职济宁市技师学院,现任济宁市技师学院技工教育集团秘书处培训科科长。
  五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孙宽坚定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进入济宁市技师学院工作12年来,他的岗位在不断更新,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孙宽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担当奉献。他先后担任过招生就业处科员、校企合作科科长、技工教育集团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技工教育集团秘书处培训科科长等职务。今年3月,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孙宽主动申请留校守护师生安全。“我是一名青年党员又是学校的一份子,困难面前就应该第一个冲上去。”这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的责任和担当。
  孙宽和学生交流谈心。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胡韵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