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捐款近46万元,24年献血14600毫升

孙法选家里有“三多”:捐款单多、献血证多、感谢信多

齐鲁晚报     2022年05月23日
  孙法选每年坚持献血,“直到不能献为止”。 受访者供图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枣庄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资深主管、机关党支部书记孙法选是一名退役军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孙法选家里有“三多”:捐款单多、献血证多、感谢信多。从33年前捐出第一笔钱开始,孙法选就把扶贫济困当作了人生信条,“只要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把做好事当作一件快乐的、高尚的事去做,一辈子做好事并不难。”
  记者 靖亚如 刘弘      
33年前捐了18.1元
从此善举再没停下

  这些感人的故事,要从1989年开始说起,这一年,孙法选参了军。部队开展的学雷锋活动让孙法选找到了做人的标准和方向,使他懂得了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到自己,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当年,一名到温州打工的农民在汽车站被小偷偷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来到孙法选所服役的部队找老乡借钱。得知此事,每月津贴只有18元的孙法选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10元钱。战友们见孙法选捐款,也纷纷加入。也是在这一年,温州残联为残疾人募捐,孙法选将当月省下的8.1元津贴全部捐了出去。
  从此以后,孙法选的捐款善举再也没有停下。33年来,孙法选一直坚持无私捐助、奉献爱心,资助对象遍布22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近46万元。重大灾害捐款有他,资助学生或帮助困难群众有他,前后帮助过70余人,其中资助了贵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云南大学等21所大学的27名本科以上大学生。
  在外人看来,孙法选的日子过得勤俭又紧紧巴巴,而在他自己看来,“我所做的这一切,仅是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帮助别人是件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小目标”每年献血两次
“直到不能献为止”

  1998年,徐州市血库一度出现血荒,当地媒体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献血。就是在那一年,孙法选第一次献血,献出了400毫升,此后就有了24年的坚持。至今他先后献血39次,总献血量达14600毫升。这些鲜血,相当于将一个成年人全身换血3次。
  “这是救人生命、功德无量的事。”1998年后,孙法选除坚持省吃俭用挤出工资继续资助贫困生、贫困家庭外,还给自己下了另一个“小目标”,每年献两次血。“我决心将献血进行到国家规定的最高年龄,直到不能献为止。”孙法选神情坚定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3年3月4日,孙法选和妻子王燕加入角膜捐献志愿者行列,在红十字会共同填写了《捐献遗体(角膜)自愿书》,是枣庄市第二对共同签署捐献自愿书的夫妻。“我个人很崇尚科学,这样做除有利于医学研究外,还可以实现我们夫妻永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愿。”孙法选说。
  2021年,孙法选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收到奖金后第二天,他就将奖金作为大额党费交给了党组织,而这是他第六次交纳大额党费。2017年以来,孙法选已累计交纳大额党费14万元。
  今年53岁的孙法选,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制定了最低追求和最高追求。“最低追求是把西部大开发中的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资助一名大学生,同时献血量达到5000毫升;最高追求是把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资助一名大学生,同时献血超10000毫升。”他告诉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