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地方船检系统率先实施船舶远程检验

5G“云船检”,给船主省下10万余元

齐鲁晚报     2022年05月23日
  验船师实施船舶远程检验。 通讯员供图
  本报济宁5月22日讯(记者 邓超 通讯员 王超 高峰) 5月18日,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在全省地方船检系统率先实施船舶远程检验,验船师利用5G视频技术,对远在广西防城港市施工作业的“峻浩1号”,实施远程营运检验,通过视频资料对检验项目逐一确认,圆满完成此次检验,为船主节省各类费用10万余元。
  “峻浩1号,您好,我们是执行本次远程视频检验任务的验船师。根据您方申请,现在开始对船进行远程视频检验,请做好配合。”当日,验船师张鹤飞、王守燕与“峻浩1号”龚经理远程通话。
  远程检验主要是通过视频方式,复核船图一致性,并对载重线标志、船名、船籍港勘划及消防、救生、信号等项目进行检验。
  针对部分在外地营运的济宁籍船舶无法正常开展现场检验,中心立足于“真情服务解难题,为民服务办实事”,研究制定《济宁市营运船舶远程检验指南(试行)》,在采取证书展期等方式为船企纾困解难的同时,创新方式方法,对经过研判符合条件的船舶,通过“互联网+”远程视频方式开展营运船舶检验。
  验船师张鹤飞介绍,以“峻浩1号”船舶为例,若从广西防城港市返回船籍港济宁市实施检验,来回往返时间需要两个月,各类费用10万余元。此次远程视频检验后,实现数据多走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了船检工作效率。
  目前,济宁现有各类营运船舶7000余艘,其中约有2000艘常年在苏浙沪皖及长江沿线等地营运。2021年,中心曾组织验船师先后12次赴苏浙沪皖及长江沿线等地区,检验济宁籍船舶1785艘次,行程3万余公里,为船企船员节省各项费用近4000万元。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云上船检”赋能港航发展。下一步,中心将结合“双优船检”品牌升级版建设活动,不断总结船舶远程视频检验的做法和经验,推广5G、AI等先进技术在远程检验中的应用,完善船舶远程检验制度和操作规范,进一步提升船舶检验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