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麦金黄 父子逐麦忙

老麦客一干就是33年,如今两代人在农机上谋生

齐鲁晚报     2022年06月22日
  赵宪常驾驶着收割机行驶在麦田中。 受访者供图
  截至6月21日17时,作为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省已收获小麦6003万亩,麦收基本结束。又是一个丰收的时刻,我们当然不能忘记此前辛勤劳作的麦客们。
  来自潍坊的赵宪常就是一名老麦客。33年前,他用800块钱买了村里第一台推倒式小麦收割机,开启了自己的麦客生涯。如今,赵宪常即将年满五十,嘴边常常提起退休两个字。围停在院子里的七八台大型机器,是赵宪常留给儿子赵凯的财富,也是他奋斗半生的见证。

  记者 李旭旭        
从小想开拖拉机
  麦收季节,黄淮海麦区的土地上不停地升腾起热浪,奏响了这首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夏日赞歌。
  6月16日,天气闷热,赵宪常和赵凯正驾驶着收割机行走在金黄色的麦地里,已经完成收割的麦地,只留下十五厘米左右的茬子,麦地的颜色失去了厚重感,显示出轻松自在的姿态。麦皮从机器尾部喷出来,轻飘飘地又落回到麦地中,消失不见了。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麦客驾驶着十几吨重的大机器,逐麦而居,成为这场麦收狂欢的节奏掌控者。
  6月19日,当记者再次见到赵家父子时,他俩正坐在自家的农机停靠厂内,争论一台农机的具体购买时间,两个人对自己的记忆力都非常自信,互不相让。父亲最终“败下阵来”,承认是自己记错了。“上了年纪以后,不想再操心了。”按照赵宪常的说法,自己计划退休以后在村里种种树,养养花。
  1989年的丁村赵家村,还不是现在家家户户都种麦的光景。“那个时候,我们家有二三十亩麦地,家里四个人一起收麦子,至少需要四五天,如果碰上下雨,可能陆陆续续十多天才能收完。”
  镰刀举起来再挥下去,汗水滴在土地里。这并不是赵宪常想要的生活,农家少年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梦想:开拖拉机。
  “哎呀,我当时就羡慕开拖拉机的。”当时村里有一门从附近村子拉沙子和砖头送到南流火车站赚运输费的营生引起了赵宪常的注意。拉一方砖石到火车站能赚8块钱,一天能拉十来趟,收入比单纯依靠家里的黄土地要可观得多。
  在父亲的资助下,赵宪常用1500元买了台小型四轮拖拉机,又花800元买了村里首台推倒式小麦收割机,在麦收时给麦农割麦,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麦客生涯。“那是一台烟台牟平牌的收割机,还是我跟我父亲用骡子赶着去高密拉回来的。”这台赵宪常人生中的第一台收割机,也是丁村赵家村的第一台收割机。
  这一年是1989年,赵宪常没有想到,从这台收割机开始,自己便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的漫漫人生路中,将与这些大家伙共同战斗。
“丰收”的喜悦
  赵宪常有个小名,叫丰收,听起来与他的麦客身份十分相合。
  6月下旬,潍坊麦收进入冲刺阶段,他与儿子开着雷沃GM80,在潍坊各大麦地里驰骋,这样的状态从5月初就开始了,贯穿在整个麦收季节。
  南方的收麦开始比山东早,父子俩的麦收旅程也常常按照“先南下再北上”的路线进行。每次出发前,妻子都会为爷俩准备好足够半个月使用的换洗衣物。赵宪常准备的物件比较少,“刮胡刀、牙刷”就够了,就连洗澡问题,似乎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以内。“有时候碰上热心人,就去人家家里借水,不然就凑合凑合。”1997年出生的儿子赵凯则要“精致”得多,他会随车携带一个小水箱,作为每天的洗漱用水,还总会备上一些小零食,以备不时之需。
  与儿子相比,赵宪常的生活物资准备虽然磕碜了点,但是他需要用脑子考虑的东西不少:南下的路线,餐食住宿的问题、麦收的价钱、必备的农机配件……事无巨细,这些都是他需要顾及思考的问题。这位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硬汉麦客,在这时候,又成了一个十分仔细严谨的领队。
  有时候,这种认真和严谨似乎有些过了头。“客观来说,我队伍中的这些人,在业务能力上都是一把好手。但是我从来不说他们行,行也是不行,我最不行。”赵宪常解释,“人不能骄傲,一失足成千古恨,在我们这一行,出一点差错是要命的事儿。”
  赵宪常举了个例子,在隔壁村子里,一位同行在修理机器时没有熄火,在修理过程中机器启动,丢了性命。“我常强调一点,该熄火的时候必须熄火,保证安全是最重要的。”在收割机的驾驶舱窗外,用胶带紧紧贴的对联上写着十个大字:车行万里路,人车永平安。这是常年在外奔波的麦客最简单的心愿,同时也蕴含着家人最深切的期盼。
  “这一年下来,只要人没事,就是赚了。”赵宪常的一个徒弟说道,一屋子的人听毕这句话,都沉默着点了点头,这是农机人的共识。
远方的守候
  赵宪常和赵凯奔波在外的时候,家里里里外外都需要赵凯的母亲来操持。管理麦田,整理家务,教育小儿子,一个人的坚持让她感到有些疲倦:“这些年收了麦就买机器,买了机器又收麦,再收麦再买机器,钱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听到这番言论,赵宪常和儿子哈哈大笑起来。赵宪常介绍,一年到头,每台机器平均能赚个四五万元。
  有在家守候的母亲,也有随车出行的“朗姐”,朗姐是队伍中一位队员的妻子。她是整个队伍的大管家,掌管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中午吃饭的时候,朗姐就去给我们买饭,大多数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她都是走着去给我们买,非常辛苦。”这个不甚庞大的队伍,经过多年的磨合,逐渐有了默契。每年5月份,他们便整装农机,南下收麦。
  机器到达麦收的目的地以后,并不着急下地。首先要下地检查一下麦地里面是否有阻碍农机前进的障碍物,然后拿出测量设备对麦地进行长度测量,随后便可以开上农机进行收麦了。“我们这个GM80是自动挡的,开起来比较顺手。”赵凯介绍,驾驶舱内的空调很足,所以驾驶时并不会感到炎热。
  在南乡收完了麦子之后,便是回到家乡潍坊收麦的时候。赵凯说:“每次收完麦子,开着机器回家的时候,是最开心的。”
两代人的传承
  赵宪常的儿子赵凯也是16岁跟随父亲开始开农机,同为16岁,两代人接触的农机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B02、CC02、CB03、G150、GM80……机器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几乎每两年,都要更换一次设备。”赵宪常说,与农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早已将机器视为自己的生命。
  麦收无闲日。6月16日,一场短时强降水给父子俩放了一天的假:降雨使得土地松软,农机没法下地。于是父子俩便在家里维修机器。赵宪常躺在地上,将身子探进农机下方,双手摆弄着链条,赵凯则拉动上方的履带,父子俩跟另外两个伙计互相配合,用了大半个小时将链条撤了出来。忙的时候下地,闲的时候维修,一年下来,麦客们只有冬天封地后的三个月能闲着。
  这样的日了过了30多年,赵宪常说自己也想退休了。“不想再操心了,让他们年轻人干吧。”如今,儿子赵凯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赵宪常想让小儿子去学习新能源相关的专业,以后兄弟两个一起干。儿子赵凯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果能有比这一行更赚钱的工作,自己也不是没有转行的打算。“这一行就是太累了。”
  维修结束后,赵宪常点了6个菜,4个人一起吃饭喝酒,聊天的间隙,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不停地打进来,预约收麦的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