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西苑学校校长宋世龙:

努力做有思想的行动者

齐鲁晚报     2022年06月24日
编者按
  收获从耕耘开始,梦想在这里出发;有一种灯塔照亮人生,他就是教师;有一种纽带传承文明,他就是教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展现烟台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示新时代教师和校长的风采,讲述烟台教育好故事,唱响烟台教育好声音,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理解教育的良好氛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烟台市教育局组织策划“教育筑梦人”——烟台名师名校长系列访谈,今天推出《教育筑梦人|宋世龙:努力做有思想的行动者》。
  记者 李楠楠

  “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是一种理性的促进和提升,更是一种感性的浸润与交融。相互尊重是前提,彼此体谅是关键。以人为本,对于校长而言,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宋世龙说,“作为校长,只有在感情上与老师们亲近,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转化为老师们的教育行动,有亲和力才会有感召力。校长的角色定位应该是领头羊而不是牧羊人。牧羊人靠的是鞭子,领头羊靠的是思想和魅力。”

  宋世龙,2005年4月开始担任校长职务,现为招远市西苑学校校长,是烟台市首届名校长,先后荣获“招远市十杰教师”“招远市十杰校长”“烟台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8个、烟台市教学成果三等奖1个。
  不管多忙,坚持读书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多年来,宋世龙养成了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每天不管工作多忙都拿出至少一个小时来读书、读报。先后撰写读书摘抄笔记十余本、几十万字,写课题实验总结、论文等各种文章几十余篇,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地解放办学思想,更新育人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按照“理想-目标-规划”这一路径,切实去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并脚踏实地落实计划,在学校发展中实实在在地践行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思想。“努力做有思想的行动者,使学校成为最安全、最美好、最幸福的地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宋世龙说。
  任职校长以来,不论在哪一所学校,宋世龙始终坚持在对学校的独特历史、发展资源进行深刻总结和充分挖掘,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在他的带领下,其任职学校先后荣获“中央教科所重点实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山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烟台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发展,凝聚着全体班子成员以及老师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我能做的就是为每一位教师都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终身发展的平台,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尊严和成功的喜悦,把学校办成师生成材的摇篮,生活的乐园,幸福的家园!”宋世龙结合十几年的校长管理实践,发自肺腑地说。
每位教师都是潜在的名师
  “名师都是充分释放出个性的教师,而每位教师都是潜在的名师。”对于每一名教师,宋世龙始终带着欣赏和期待,“多给老师们一些包容和信任,呵护每个教师的独特性,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抓好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工作最为重要的力量。”宋世龙说。多年的校长工作中,他认为要突出这一主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抓好教师成长,以成长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靠科研上水平,向课堂要效率,全力以赴,谱写“科研兴校”新篇章。
  近年来,宋世龙和他的教育团队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增效的文化理念,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建立了以科研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搭建教科研平台为依托,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有效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教师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压力。”宋世龙说,因此,他逐步引导教师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其根本就是以任务驱动,来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在给教师压力的同时,宋世龙要求各部门要做好后勤和服务工作,想方设法为教师成长搭建各种成长平台。“我们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立足校本研训,努力搭建‘三个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宋世龙介绍说:第一,搭建教师学习平台。在全校教师中倡导读书学习之风,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出心得体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第二,搭建教师研究平台。定期召开课题实验研讨会议,总结课题实验开展情况,商讨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第三,搭建教师展示平台。每学期举办一次“课题成果展示”“电子白板应用能力评比”“骨干教师公开课示范”“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展示”等系列活动,展示和锻炼师能。
  得益于学校的这三个平台,几年来,学校一大批科研意识强、业务素质过硬、教改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他履职的学校,先后有70多名教师主讲过国家级、省、市级公开示范课或获得地市级以上优质课;50多名教师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烟台市教学能手”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我们会努力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宋世龙表示,作为一名校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享受教书育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由于宋世龙办学有想法,治校有思路,而且很有亲和力,处处为教师着想,学校众多老师们喊他“暖心校长”。
“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
  “‘双减’东风吹来,在之前已有的睡眠管理、弹性作业等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深化了减负政策。”宋世龙介绍说,比如继续保证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丰富校园生活,兴趣与选修活动充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课堂转型研究;科学管理作业(如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弹性作业、免考制度等)。
  “在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很多活动。”学校教导主任介绍,“在这些活动中,宋校长都要求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而且都能有机会做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小张同学是大家公认的“学困生”,从来没有机会展示自己,但在学校开展的劳动节种植活动中,她第一次举起了手,要求负责管理班级的劳动基地。“从来没看她这么开心过,每天都小跑着去看她的小菜地,浇水捉虫,干得可带劲了。”班主任说,长出来的第一根黄瓜,小张同学特地拿着跑到宋校长的办公室,跟校长报喜,请校长吃她种出来的黄瓜。
  “除了校内活动,我们也呼吁家长给孩子们一点闲暇的时光。如果学生三更睡、五更起,头悬梁、锥刺股,只知道读死书,没时间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没时间读自己喜爱的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生活的学生呢?”宋世龙笑着说。因此,在学校的倡议下,亲子阅读、亲子运动、小区服务、假日采摘等家庭集体户外活动得以蓬勃开展。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宋世龙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潜质,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学校和家长都不要急于求成,不能用现在短时间学生的表现来评判他的未来。
  “他可能暂时不优秀,并不代表他将来不优秀;他可能某一方面不优秀,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优秀。”宋世龙说,孩子的成长是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是渐渐地发生的。“学校的作用恰恰是帮助孩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富于洞察,成为健全完善的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就会心态很平和地一起来陪伴和帮助孩子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