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聊城市林业发展正在稳步前行

到202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55亿元

齐鲁晚报     2022年07月15日
  记者 陶春燕

  “十三五”期间,围绕“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新定位、新蓝图,聊城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建立林长制,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修复得到加强,林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林业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7月1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喜军介绍了《聊城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有关情况。
  到2025年,聊城市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完成省分解任务,森林蓄积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全市湿地保护率保持在60%以上;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全市经济林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产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上,林木种苗花卉育苗面积稳定在8万亩,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55亿元;基础保障能力日臻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3‰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9‰以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郭喜军介绍,“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坚持用严格的制度、高效的手段保护发展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边界清晰、管理明确、事权清晰的湿地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湿地用途管控机制。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保护地管理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初步建成具有聊城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同时,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做优做强林业产业,提高支撑保障现代化水平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