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举办首届多语种牡丹诗歌大赛

分别为中、英、韩三语种,彰显牡丹和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的魅力

齐鲁晚报     2022年07月21日
  记者 邢孟 实习生 李可 

  7月19日上午,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在市图书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多语种牡丹诗歌大赛相关情况。
  菏泽人喜欢“赏牡丹”“种牡丹”“品牡丹”“唱牡丹”“画牡丹”“雕牡丹”“绣牡丹”,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对牡丹文化的热衷与喜爱。牡丹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菏泽人民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为进一步丰富牡丹文化内涵,多角度展示牡丹之美,擦亮“中国牡丹之都”这张名片,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市文联、菏泽市外事办、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将举办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多语种牡丹诗歌大赛。通过中文、英文、韩文三种语种,以诗歌朗诵形式,呈现“牡丹花、牡丹人、牡丹城、牡丹情”,彰显牡丹和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的魅力风姿。
  本次大赛流程分为四部分。网上报名:7月10日至31日,参赛选手可通过关注“菏泽牡丹产业”“牡丹杂记”微信公众号,回复“报名”,点击链接进入活动页面完成报名信息登记以及参赛视频上传。线上初赛:8月1日至8月8日,对报名作品进行线上初选,并在《牡丹杂记》视频号活动页面进行展示。线上复赛:8月9日至8月11日,评委嘉宾对海选视频中播放量靠前的中文组和外文组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复赛,推选决赛作品。
  线下决赛:8月14日,在菏泽市牡丹区220国道天下之中牡丹汇进行线下决赛,由评委现场评选出获奖作品并颁奖。
  据了解,针对此次大赛多语种参赛,菏泽市外事办将积极借助外事资源与平台,全方位做好赛事海内外宣传工作,对大赛进行广泛宣传和积极动员;依托“菏泽市外语人才库”,鼓励全市外语类人才积极参与;结合外事翻译中心多语种人才工作职能,为此次大赛提供全面的语言翻译和评委保障服务,确保大赛高标准高质量举办。
  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正围绕“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的发展思路,向着“龙头带动、品牌引领、文化赋能”的方向转型升级,而本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多语种牡丹诗词大赛以牡丹为纽带,联结古今中外,抒发文创情怀,正是深入挖掘国内外牡丹文化资源、开发牡丹文创作品、落实“超越牡丹”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牡丹文化与牡丹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牡丹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实现牡丹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产业的灵魂,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推动菏泽市牡丹文艺创作和牡丹产业发展迈上新的高度,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菏泽框架协议采购项目开先河 平台自由选、开标不见面、专家远程评

菏泽市中心血站发布倡议书: “开展无偿献血主题党日活动 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记者 周千清 通讯员 张勇军

  “呼吁各级党组织,奉献热血,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日前,记者从菏泽市中心血站了解到,菏泽市中心血站发布《关于开展“无偿献血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文明创建活动”的倡议书》(下称倡议书),呼吁菏泽各级党组织开展“无偿献血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文明创建”活动,菏泽市中心血站为爱心党组织提供主题党日活动平台,颁“无偿献血主题党日活动牌匾”。
  倡议书提出,生命离不开血液。无偿献血是利民利国利己救死扶伤的公益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第七条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近年来,菏泽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无偿献血光荣的社会氛围。但随着全市医疗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临床用血数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季街头行人稀少,无偿献血难以满足全市临床病人抢救需要。
  共产党员是群众的楷模。在此呼吁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无偿献血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文明创建”活动,奉献自己的热血,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凡是无偿献血人数达到20人以上的组织,菏泽市中心血站驾驶献血车上门服务,提供主题党日活动平台,颁“无偿献血主题党日活动牌匾”,此倡议活动常年开展,长期有效。

  记者 李潇 
通讯员 潘耀伟 曹沙沙  

  7月15日,菏泽市完成首个框架协议采购项目。菏泽与滨州两地通过跨地域使用潍坊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采取不见面开标与远程异地评审方式创造性完成了菏泽市财政局财政评审购买服务项目的采购工作。此举是菏泽市落实财政部《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的重要探索和尝试,打破了公共资源交易地域藩篱,为建设全省“技术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界面统一、流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奠定基础,为山东省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探索新方式,建设政采交易示范区。菏泽市财政局财政评审购买服务项目属多频次、小额度项目,适用于最新施行的框架协议封闭式采购方式。作为首例框架协议采购项目,无先例可循,对此,市财政局与市政府采购中心高度重视、认真研判,就采购中存在的法律、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此举规范了多频次、小额度政府采购活动,改革了原来以简单的资格入围方式选择供应商造成市场分割的弊端,进一步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破除壁垒,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
  平台自由选,构筑区域交易大平台。为进一步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本次框架协议采购项目采取同一省域内跨地市、跨平台交易的方式,在交易过程中使用了潍坊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满足了市场主体专业化、个性化的平台诉求,有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共同发展,促进了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公平高效配置,实现了智慧交易“同城化”,为搭建全省统一的、互联互通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开标不见面,化解疫情冲击新举措。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采购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将成为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市财政局财政评审购买服务项目采用“不见面”开标方式,近百家投标企业无需到达指定场所,只需登录“不见面开标大厅”即可进行远程入场登记、投标文件在线解密、投标人在线质疑、自动唱标等操作。不见面开标方式,替代了有形物理空间,方便了各方主体,解决了特殊时期避免人员聚集这一难题;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大大缩短了开标时间,近百家投标企业仅用30分钟完成开标,效率提升95%。
  专家远程评,迈入异地评审新常态。该项目菏泽为主场,滨州为副场,评审委员会由菏泽2名专家、2名采购人代表及滨州市3名专家组成,评审全过程在两地远程异地评标室同时进行,并采用了云监控、云会议、云签章等新技术。确保了评审过程安全高效、实时监督、可溯可查,实现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区域隔离、远程协同”,减少了评标环节中“熟面孔”“老关系”等问题,降低了围标、串标的概率,标志着菏泽市远程异地标工作正式步入新阶段、新常态。
  下一步,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着力推进框架协议采购方式标准化、远程异地评审规范化、不见面开标常态化运行,以科技赋能、改革创新推动菏泽市政府采购工作迈上新台阶,努力为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创新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李潇 组版:皇甫海丽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齐鲁晚报·今日菏泽 官方微信:壹点菏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