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传承人丁新厂

毫厘之间绘大千世界

齐鲁晚报     2022年08月09日
一 纸 蝶 变  只 为 一 城
0531-85193700 13869196706
读者热线>>>
找记者 上壹点
2022.8.9
星期二
  记者 汪泷 丁安顺 见习记者 陈睿潇
  用电线筷子
自制内画毛笔

  宣阜巷,济宁城区老运河畔的文化打卡地,内画传承人丁新厂的工作室就坐落于此。一间不大的门面房,被分为里、外两间。外屋是一间展厅,一面墙的鼻烟壶,大小胖瘦形态各异,这些鼻烟壶皆出自丁新厂之手。一大一小的落差,展示了主人不俗的艺术功底。
  丁新厂坐在桌案前若有所思地盘玩着一只和孩童手掌差不多大小的鼻烟壶。身旁的小盒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支他自制的内画毛笔。不同于普通的毛笔,这些内画毛笔看起来有些简陋。“内画毛笔市面上没有销售的,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看出记者的疑惑,丁新厂笑呵呵地解释,内画毛笔就是用电线、筷子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稍一加工将尖端弯曲,黏上一撮笔毛即可,“因为要绘制的鼻烟壶大小不一,所以内画毛笔的长短粗细也不相同,都是我们自己来制作,这样用起来顺手。”
同学们回家
他留校练内画

  “内画其实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书画创作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能够在更加狭小的空间内反向作画,是在展示中国书画技艺的博大精深。”丁新厂说。
  正因这份追求,1999年,作为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学生的丁新厂,因为专业成绩在全年级数一数二,老师建议他闲暇时间可以学学内画。丁新厂介绍,老师的一位好友是当地著名的内画艺人,因为不想这门手艺失传,希望能在这所省内知名的艺术类院校里找些有天赋的学徒。
  “我当时也是好奇,要在还没巴掌大的鼻烟壶内侧作画,很有挑战,于是决定拜师学艺。”当年暑假,同学们都回家之后,丁新厂每天猫在宿舍里,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练习了整个暑假,加上本身的艺术功底,开学后丁新厂就能为当地的陶瓷店铺创作内画了。“2000年前后,我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块钱。毕业的时候,一个月就能赚一千多块。”丁新厂乐呵呵地说。
搭网络快车
传播内画创作

  在丁新厂看来,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让这门手艺真正传承下去。
丁新厂说,自己的老师曾在一只只有手掌大小的鼻烟壶里,绘制了一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006年,他又拜师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光明门下,跟随这位国内著名的内画大师继续精进技艺。
  最近,他又在挑战尽可能在狭小的壶身内写下更多的字。说罢,丁新厂起身翻找出一个高度大约只有10厘米的鼻烟壶。壶身一面画有竹子,另一面书写着《沁园春·雪》,“这首词有100多个字,现在我正在试着写200个字。”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丁新厂不再只是窝在工作室里埋头创作,他深知传统文化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才能传承下去。2020年之后,居家的他开始尝试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内画创作,“第一场有26个人看,第二场有82个人,到第三场的时候已经有近两千人观看了。”说起这些,丁新厂有点兴奋。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丁新厂的内画创作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订单也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内画,一种在方寸间(鼻烟壶内)反向创作书画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难度不仅在于鼻烟壶内部空间极为逼仄,而且因为是要在壶身外侧观赏,这也就令内画创作有着极高的难度。在济宁的古运河畔,内画传承人丁新厂不断挑战着毫厘之间的艺术新高度。
  扫码看视频。
  丁新厂正展示内画作品。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刘凯平 组版:曾彦红 校对:丁安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