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藏“陷阱”,苹果公司不能审而不核

齐鲁晚报     2022年08月10日
  评论员 朱文龙        

  近日,有不少用户反映,在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内有一些工具类App,提供几天免费试用,并以此诱导消费者购买,后续收费则“贵得离谱”,且取消订阅不易,很多网友对此表达了不满,有网友直言,“这就是在抢劫”。
  这样做不仅仅是吃相难看的问题,还涉嫌违法。
  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最基本的原则。一些App的开发者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报道中所提到的“全能扫描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款App一边放大“免费试用后订阅”等信息吸引消费者,一边把“自动续订”的标识和提示设置得不起眼和不易察觉,且把“收费”按钮伪装成“订阅”按钮。消费者一点击这个按钮,就会购买一年的付费会员。
  这一系列的手法,处处是“损人利己”的味道,其目的便是人为抬高退订门槛,割消费者的“韭菜”。显然,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我国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若违反这项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鉴于此,针对此事,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实,“自动续费”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过往,一谈及此,总是将其归咎于消费者缺乏防范意识。但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消费者在下载App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也无济于事,照样落入App开发者设置的圈套中。更何况,强迫每个消费者成为“孙悟空”“福尔摩斯”也不切实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靠消费者是行不通的。
  App的审核是由平台负责的。按理说,对于消费者反馈的App违规情况,平台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如果确实存在违规行为,要及时下架。但是苹果公司则不然,他们对于消费者的反馈给人一种“不上心”的感觉。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客服翻来覆去就几句话,“要退订必须按照完整流程操作”,“用户是否删除该软件,均不会影响App续费服务”。鉴于苹果的退订流程相当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无奈选择自认倒霉。那些存在问题的App也因为这个原因,得以在平台长期存在。
  苹果公司为何会“不走寻常路”?有网友认为与抽成有关。据报道,App收取的高额费用,要按照固定比例交给苹果公司。不少人就此认为,苹果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对坑人的App“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这些App去坑害消费者。其实,按照专家的说法,苹果公司之所以制定如此复杂的退订步骤,与IOS系统有关。相对于对App安全性的审核,苹果公司“对于收费合理性,审核就弱很多”。审核关没有把严,给了一些坑人的App钻空子的机会。苹果公司也在无意中成为了这些App的“帮凶”。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苹果公司及时弥补上这个漏洞。一方面,要加强对App收费合理性的审核,那些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App,要及时下架;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消费者的反馈和感受。服务的提供不应该机械化和程式化,更需要灵活和人性化,显然,苹果公司在这方面或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