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不做逃兵

齐鲁晚报     2022年08月21日
  “专业名词好难理解,不想读;纪录片节奏太慢,看5分钟就好想去看个段子视频;跳操10分钟手臂就开始酸了,不如暂停休息一下……”在知乎上,不少网友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名为“习惯性放弃”的标签,他们真诚地发问求助:啥都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就如最近开播的《欢乐颂3》,22楼的故事又开始了,围绕五个女生的工作、家庭、爱情、友情的问题和桎梏又抛到了我们眼前。虽然剧情和人物被吐槽不接地气,但群像的背后,关于努力与坚持的女性故事,依然值得探讨。在成长的路上,放弃是最容易的选项,但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抛弃不放弃,却能创造更多的可能。

    不放弃,总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盛夏初秋,依然暑热蝉噪,小雅一早起来就嚷嚷头痛,刚刚坚持了几天的晨跑又中断了。喝了杯蜂蜜水,她开始背诵杜甫的《百忧集行》,背着背着,人又走神了,要是能像小时候一样,有一个自由自在的暑假该多好,爬树摘枣啊、梨啊、苹果啊,呼朋引伴,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又一次,她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小雅今年27岁,九月开学就是专硕二年级,要抓紧时间写完论文,还要争分夺秒备战教师和公务员招考,三条线都不能懈怠。不仅如此,她还坚持早起跑步、背诵古诗词、英语听力,早中晚都安排得满满的。但家里,更勤劳也更辛苦的是妈妈,妈妈做小生意,每天早晨5:30准时起床,晚上还常常忙到十二点多,一天就睡几个小时,顶多中午打个盹儿。她很心疼妈妈,但她能做什么呢?
  大学时,她每个暑假都去打工。一开始没经验,跟着宿舍同学去学校附近的快餐店做服务员,以小时计酬,一个星期下来,她就放弃了,不是吃不了那份苦,而是厌恶那里的环境,永远油腻腻的,乱糟糟闹哄哄,哪怕冷气开到最低,空气中也永远漂浮着油渍、汗渍,以及厕所的味道。她永远记得,她去和老板娘说不想干了,老板娘结完账,冷嘲热讽说出的一句话:“大学生都是逃兵。”
  她承认自己是逃兵,但她是她,她不是全部。她的同学,最厉害的一个,大学毕业考村官,现在已经做到一个西部小县城的副县长了,还有一位同学,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写网文,现在已经写了几百万字,是某网站的网文大咖,他们从一开始就坚定目标,在各自的行业干得风生水起,他们当然不是逃兵,只有她,一次次当了逃兵。
  早晨起来为什么会头痛呢?她想了想,大概是受小麦刺激了吧,小麦是她中学好友,职高毕业后,和一位托尼老师恋爱,合伙开了一家时尚造型工作室,旗下已经有好几家分店了。她暑假回家,小麦来找她玩,开着拉风的红色跑车,差点没闪瞎她的眼睛。下周,小麦要大婚,给她送结婚请柬,她一边给小麦送祝福,一边开始了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批判,这些年,她到底干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她妈妈经常和她说,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一样,她纠结的是,到底哪一条路是她要走的?上学时数学不好,她想自己可能不是学数学的料,就学了中文;毕业时,她想要多挣点钱,不让爸妈那么辛苦,就进了一家贸易公司,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位漂漂亮亮的白领,但她完全不适应那家公司复杂的人事关系和激烈残酷的业绩考核,咬牙坚持了两年,终于还是放弃了,一脚跨入了考研大军,一边是高强度的工作,一边是密集的备考试题,那段时间,她头发都快熬秃了,所幸上岸了。
  短暂地享受校园的宁静,之后,又是新一轮的选择和焦虑,毕业论文答辩、找工作、恋爱结婚等等,而且身边的人总少不了要对比,她都快28岁了,还悬在空中,一事无成,真的真的很头痛。只是,小雅很坚定地说,“这一次,我不做逃兵。”无论选择走哪一条路,她都会全力以赴。天气太热,看书看久了,也很容易头昏头痛,她用家里的妙招,风油精按摩太阳穴,还挺管用的,能让人瞬间清醒。
  我安静地听小雅的讲述,惟有祝福。这世间,的的确确道路千条万条,谁都想走那条好走的路,风光旖旎的路,但无论哪一条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烦恼、焦虑、犹疑,除了精神内耗,毫无作用。我始终相信,不放弃的人生,总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追光者,也终将会活成一道光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一晃,暑假只剩一个小尾巴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也是5:30起床,我们一家,排队、赶高铁,一路向南疾驰,途经泰安、曲阜、滕州,到徐州时,转向西北方向驶去,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绿色田野,不时能看见白鹭翩跹起舞,还有无数的小池塘,啊,那是京杭大运河,我们的眼睛几乎不够看了。窗外,大朵大朵的白云,一路追随着我们……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长沙站,还没到站,就看见一路的夹竹桃盛放着欢迎我们。
  旅行第二站是昆明,从长沙南站出发,过了沅江,山水迢迢,一路便是一个接一个的长长隧道,那些隧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窗外黑乎乎的,冷飕飕的,走了十几分钟,终于出来了,光与绿色山影一闪而过,又飞快进入了下一个隧道。过了一个叫三穗站的地方,山更高、更陡,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已经是云贵高原了。列车穿山越岭,时速降了,隧道信号更差,除了睡觉,也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一觉醒来,广播终于响起来了,火车晚点20多分钟,窗外天色昏暗,斜风细雨中,我们终于快到昆明站了。
  在去昆明之前,我们的一个重要旅行计划,就是去瞻仰西南联大旧址,对我们来说,这是某种精神和文化上的朝拜,朱自清、沈从文、胡适、闻一多、钱钟书、朱光潜、陈寅恪、钱穆、冯友兰、金岳霖、陈省身、华罗庚……群星闪耀,太过辉煌。这一路的长途旅行,跋山涉水,才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当年,西山苍苍,滇水茫茫,一路向西的求学之路到底有多么艰难,也更被刚毅的联大精神所深深打动。
  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西南联大旧址因维修无法参观,我们只好一路步行,细细地看附近的老街老巷,遥想当年联大的师生们,他们走过的石板路,他们吹过的风,他们看过的云。去闻一多故居参观,心情尤其复杂,闻一多先生是我的老乡,遥想当年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楚辞》的风采,以及英勇无畏的“最后一课”,都让人泪目。
  这两天,读薛芃《营造学社在西南:在沉默的古建消失前,留下一部历史》,又一次感慨万分。营造学社也是在当年一路辗转,从北平南迁,经长沙到昆明,再到李庄,在最艰难的岁月,始终坚持不懈保持自己的学术关切。
  在讲述营造学社的历史往事时,薛芃写道:“如今翻阅有关这段考察的文献,最详细的记录来自刘敦桢日记。读刘敦桢日记,颇有一种读《徐霞客游记》的熟悉感。他详细地记录着每天的所到之处,去过哪个寺庙,看过几处阙碑,做了哪些测绘,在山间行走是如何折返、登坡的,如何乘汽车、坐滑竿,几时吃饭,微雨还是天晴,哪里有警笛,何处又被炸毁。在大历史的框架下,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小历史,让调查变得更丰富……”
  还好,那些千难万险的岁月都像硝烟一样散去了,但那些历史的故事,那些真的勇士,那些无所畏惧一心向学的精神,却依然鲜活。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和小雅一样,我也做过许多次逃兵,现在想来,依然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但后退也好,跌倒也好,只要鼓起勇气,一路向前,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也终将成为追光者,活成自己的光!
  在坚持中,真正学会成长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已经为人妻为人母,而在这之前,我也是一个假文青,自恃清高,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一概拉黑删除,眼不见为净,好不痛快。
  在《欢乐颂3》开播之前,我熬夜追过1和2,十分羡慕欢乐颂22楼五美的神仙友情。不是有那样一句话吗?修建一座桥,远比砌一堵墙要好。22楼的友谊最打动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安迪、樊胜美、曲筱绡、关雎尔、邱茵茵她们之间,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求同存异,释放善意,最终互帮互助,结成欢乐的神仙友谊。
  珠玉在前,22楼新五美,叶蓁蓁、方芷蘅、朱喆、余初晖、何悯鸿,欢腾的新友谊,却被网友吐槽。骂得过了点,但多多少少有点失望。虽然,“没有人会永远住在2202,但永远有人需要2202”。新五美之外,编剧阿耐和她的真偶像真科学家“颜正义”的真友谊,还是让网友们津津乐道。
  话说,我这次假期去长沙,也很庆幸和一帮老友阔别多年,依然相谈甚欢。其中一位,当年读书时很不服气她的湖南人霸蛮脾气,没想到,多年以后再见时,却真心实意把酒言欢。长沙一连几天都是40摄氏度的高温也没能阻挡我们高涨的热情,每天都玩得高兴,吃得高兴。
  人生如逆旅,总有各种风风雨雨,大江大浪,一桩小事,一句无意的话,一个不慎,友谊的小舟说翻就翻。放弃,是最简单的选项,谁没了谁,地球都照样转。所以,我们总能听到太多关于放弃的声音,感情出了问题?分手!婚姻出了问题?离婚!友情出了问题?绝交!工作出了问题?辞职……
  放弃以后呢?麻烦事、麻烦人就真的一劳永逸了吗?并没有。新的问题,新的麻烦又来了,我们依然要迎难而上,学习也好,工作也好,友情爱情也好,都不能当逃兵。那些遇到问题,习惯性退缩、习惯性放弃的人,最终才真正一事无成。至于,什么时候应该放弃?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依然要遵从本心,你所热爱的,你所安身立命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咬牙坚持下去。
  蔡康永说:“如果担心现在才开始学某样东西,年纪已经太大的话,不妨这样想:就算因此放弃不学,年纪还是照样会变大。”这句话也同样适应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这一刻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轻言放弃,不虚掷时光,不蹉跎自己,像八月迎风摇曳的木槿花,温柔却充满向上绽放的力量,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