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的鲸肉

日本恢复商业捕鲸三年鲸肉交易价再创新高

齐鲁晚报     2022年09月17日
  2020年8月20日,在日本北海道捕获的小须鲸。日本2019年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并重启商业捕鲸。  IC photo
  位于日本东京江东区的著名水产批发地丰洲市场,9月2日迎来今年首批大型鲸鲜肉,交易量约两吨,最高价为每公斤21万日元(约合1.02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创下日本自2019年重启商业捕鲸以来鲸鲜肉交易价格的最高纪录。长期以来,日本大肆捕鲸招致环保团体的反对和抵制。日本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并重启商业捕鲸,遭到反捕鲸团体“海洋守护者协会”的强烈谴责。

  记者 赵世峰

大型鲸鲜肉在东京上市
  今年6月6日,日本在北海道正式启动商业捕鲸活动。据共同社报道,当天就有一头小须鲸被捕获,在今年日本确定的全国商业捕鲸计划中,一共要捕获133头小须鲸。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东京丰洲市场9月2日上市的鲸鲜肉是大型布氏鲸,系大型捕鲸企业“共同船舶株式会社”8月24日至26日在青森县沿海捕获的5头鲸被分割后的鲜肉。其中,售价最高的是被视为稀有部位的“尾肉”,被水产批发商山治买走。山治社长山崎康弘表示,“我一直买最好的部分,富有脂肪、柔软。”据说,这些鲸肉将向寿司连锁店铫子丸和东京都内的高级餐馆供应。
  位于东京台东的鲜鱼店吉池9月2日也在店内销售了鲸鲜肉。吉池的食品部长高桥与一郎说,“(鲜肉)生吃没有腥味,非常好吃。可以品尝鲸本身的味道。”一位居住在东京的顾客说,“我经常用腌制的鲸皮来做酱汤,这次是第一次买鲜肉。”
  自17世纪江户时代以来,日本迅速发展的城市和激增的城市人口催生了对鲸脂和鲸肉的巨大需求,鲸肉成为日本人的重要食物。于是,在日本各地纷纷出现以捕鲸为业的专业集团“鲸组”。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畜牧业发展,鲸肉需求逐渐下降。从1909年开始,日本的捕鲸船队涉足南极海域。到1936年,南极海域的捕鲸量已经占到了日本捕鲸量的96%。二战后由于物资匮乏,驻日盟军司令部放宽了对日本渔船捕鱼范围的限制,允许其在硫磺列岛和小笠原群岛捕鲸,日本再次开始全国性食用鲸肉。上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鲸肉是日本人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在日本,捕鲸除了食用鲸肉外,还开发其他产品。鲸的肌肉中含有一种名为咪唑二肽的氨基酸,是鲸能长时间持续运动的力量之源。日本从鲸背部的瘦肉中提取一种称为鲸肌肽的成分做成保健品,据称人服用后有缓解疲劳的功效。
  日本佐贺县有一种名为“玄海渍”的特产腌菜,使用鲸的软骨制作,据说已有120年历史。其做法是先将鲸软骨切成薄片,然后用盐腌渍一年,之后再将腌过的软骨与用佐贺或京都的名酒酒糟制成的调味酒糟混合,吃起来很有嚼头。另外,还用鲸油制作肥皂,用鲸须做茶托等工艺品。
鲸肉消费量已微乎其微
  日本政府2018年12月26日正式宣布退出《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及其执行机构国际捕鲸委员会,2019年7月重启中断了31年的商业捕鲸。捕鲸的范围限定在日本领海和所谓专属经济区,不包括南极海域和南半球。
  国际捕鲸委员会成立于1948年,目的是保护鲸类资源和促进捕鲸产业有序发展,日本于1951年加入。鉴于全球鲸类资源的现状,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82年决定暂停商业捕鲸。日本虽然提出异议,但从1988年起中止了捕鲸活动。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加强,反捕鲸运动兴起。同时,由于石油替代了鲸油,欧美反捕鲸国的影响力逐年增强。在国际捕鲸委员会决定暂停商业捕鲸的大会上,反捕鲸国占到该组织成员国的半数以上。
  2018年,日本在国际捕鲸委员会大会上提出修改裁决方法、重启部分商业捕鲸等提议,但遭到澳大利亚等反捕鲸国的反对,相关提议最终以41票反对、27票赞成的投票结果被否决。于是,日本决定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
  日本做此决定,有两个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分别是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时任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安倍的老家山口县下关市是日本“近代捕鲸发端地”,他生前代表的众议院选区就是山口4区。二阶俊博代表的众议院选区则在和歌山3区,包括盛行捕鲸的和歌山县太地町,而且二阶一贯主张重启商业捕鲸。
  另外,时任自民党捕鲸对策特别委员会委员长滨田靖一的老家千叶
  县也有捕鲸产业。当时,他在自民党“捕鲸议员联盟”会议上表示,支持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决定,并称“这是为了将传统捕鲸传给后代”。
  实际上,日本的鲸肉销量逐年萎缩。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鲸肉曾经是日本人家中常见的食材。1962年日本全国鲸肉消费量达到顶峰,约有23.3万吨,但从那之后急剧减少,禁止商业捕鲸更是加剧了消费下滑,近年来消费量一直徘徊在5000吨左右。日本媒体报道称,二战结束前后,鲸肉曾占日本人食用肉类的近一半,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绝大多数日本人对鲸肉已很少问津。到2017财年,鲸肉的消费量仅占日本所有肉类消费量的0.1%。2017年,日本捕鲸协会发起的调查发现,6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吃过鲸肉,但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近五年没有吃过鲸肉。
  在日本的政治版图中,从事农林渔业的选民是自民党的重要票仓,与捕鲸相关的从业者规模达10万人。一直以来,来自传统捕鲸地区的自民党议员要求恢复商业捕鲸的呼声高涨。因此,舆论普遍认为,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和自身国际形象而执意“退群”,更多是出于对选票的考量。
“科研捕鲸”遭普遍谴责
  长期以来,日本大肆捕鲸招致环保团体的反对和抵制。日本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重启商业捕鲸,遭到反捕鲸团体“海洋守护者协会”的强烈谴责,指责日本的做法是“极端行动”“与应该终止商业捕鲸的国际舆论背道而驰”。日本退出《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后,美国《纽约时报》刊发了题为“日本应停止虐杀鲸鱼”的社评予以谴责。
  《全球禁止捕鲸公约》在1986年正式生效,严禁商业捕鲸,但日本每年仍以科研名义捕杀多种鲸,包括被列为濒危物种的长须鲸和塞鲸。为了重启商业捕鲸,日本曾开展收集资源量等科学数据的“调查捕鲸”,以科学调查的名义每年捕杀200至1200头鲸。
  据日本媒体披露,日本负责“调查捕鲸”的是“日本鲸类研究所”和“共同船舶株式会社”。前者负责“调查”,后者负责捕获和销售鲸肉。这两个机构与日本农林水产省及其下属的水产厅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日本鲸类研究所”每年接受水产厅的补贴,被认为是水产厅官员退休后的安身之地。“共同船舶株式会社”97%的股份由农林水产省主管的5个财团法人拥有,其中不少成员曾供职于农林水产省。
  澳大利亚曾质疑日本所谓“科研捕鲸”的真实性。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向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日本在南冰洋的“科研捕鲸”活动实际上是商业捕鲸。2014年3月31日,国际法院对此作出终审裁决,认定日本“出于科研目的”的捕鲸理由不成立,其捕鲸行为违反了《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勒令日本停止在南极海域的所谓“科研捕鲸”。
  据报道,根据《国际捕鲸规则公约》第8条规定,用于科研调查后的鲸体应被尽可能充分利用。日本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在鲸被捕捞到渔船上并完成体形、皮脂、胃内容物等项目的检测后即被拆解,当渔船抵达日本后,一块块鲸肉会被销售给代理商。
  日本血腥的捕鲸行为一直备受诟病,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和反对。反捕鲸组织曾多次派船跟踪日本捕鲸船队,阻止其捕鲸活动,并全程拍摄以向世界展示真实情况,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曾有视频显示,日本捕鲸船利用高压水枪压制反捕鲸船队,国际反捕鲸人士把燃烧着的火焰弹扔到日本捕鲸船上。
  2018年,日本捕鲸船队在南极海域捕鲸的消息引发国际舆论震惊。当年3月,英国《独立报》报道,由4艘船组成的“日本鲸类研究所”船队前往南极海域展开“调查捕鲸”,在南冰洋的捕鲸行动中,共捕杀333头小须鲸,其中包括122头怀孕的母鲸和114头幼鲸,引发国际社会和动物保护团体谴责。而日方辩称,此举是为了“科学研究”。在那之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32名科学家曾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联名信,反对日本在南极海域开展所谓“科研捕鲸”,指认日方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