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公 她用陪伴诠释孝心

一日三餐换着花样做,还唱歌让老人开心

齐鲁晚报     2022年09月26日
  徐丕梅仔细为公公擦脸。
  在平度市仁兆镇王城西村沙北头有一位好儿媳徐丕梅,她7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病的公公,每天服侍三餐、洗衣、打扫卫生、料理家务……她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老敬老之心,用孝爱之美诠释着人间大爱。
  文/片 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崔汝平
 
儿媳孙子生病没胃口
公公大老远买来水果

  “自从我嫁过来公婆一直对我很好,就跟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他们老了身体有病了,再苦再累我也要照顾好他们。”今年49岁的徐丕梅是平度市仁兆镇王城西村沙北头网格村民,二十多年前她和丈夫结婚,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公婆对她视如己出,家里做了好吃的饭菜总是给他们送来,公婆的真心付出徐丕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徐丕梅说,有一次,她和年幼的儿子感冒发烧,躺在家里没有胃口,公公知道后骑着自行车跑到很远的集市上给他们买来新鲜的水果送到家中。“公公叮嘱了一句好好休息,然后放下水果就走了。”徐丕梅说,虽然老人没有多说,但是她心里非常感激,公婆那份沉甸甸的关爱让她铭记一生,徐丕梅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孝敬赡养公婆。
  随后的日子里,徐丕梅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公婆也经常帮衬她家,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公公患病无人照顾
她辞职回家挑起重担

  平静的日子总会打破。徐丕梅的婆婆去世后,2015年,公公得了帕金森综合征,那时候徐丕梅和丈夫都在外上班,公公出院后没人照顾。看到公公生活不能自理,徐丕梅就跟丈夫商议,她辞掉工作,回家专心照顾公公。
  公公刚出院后,身体非常虚弱,徐丕梅和丈夫24小时轮流守在身边,“说实话不累是假的,但咬咬牙也就坚持过来了。”徐丕梅说,公公躺在床上喝水、吃饭、翻身、上厕所都离不开人,有时候连做顿饭的工夫都没有。
  徐丕梅家三代同堂,上有公公,下有读书的儿子,丈夫在外上班,家里还有6亩土地,一家生活的重担都由徐丕梅一人来承担。
  公公因为患病的缘故,能听到、看到,就是不能言语,医生对其饮食有着特殊叮嘱,既不能吃硬,也不能吃冷,更不能吃麻辣。徐丕梅照料老人饮食也格外用心。每天天刚亮,徐丕梅就起身,先烧好早饭,然后照料公公生活起居,等老人吃完早饭后,再帮其整理被褥,清洗换下的衣物……一大堆家务事做完后,她才匆匆吃上几口饭,然后根据天气情况用轮椅推公公到院子里、大街上透透气、晒晒太阳。 
面对邻居夸赞
她说为公公养老是责任

  遇到农忙时,徐丕梅就让三婆婆帮助照看一下公公,下地一个小时就回来看看,给公公喂水、吃药、换洗衣服。每天做饭前先问问公公想吃什么,西红柿炖牛肉、黄瓜炒肉、红烧茄子、水饺、包子、馄饨……徐丕梅一日三餐总是换着花样,做好饭后一点点喂给公公吃。老人有时躺在床上喜欢看电视,徐丕梅就让丈夫将电视挂在合适的位置,让老人躺着也能看得很舒服。徐丕梅还为公公买来时令的新鲜水果、营养品放在床头,让老人感到很贴心。
  徐丕梅说,这几年老人的病越来越重,大小便没有了知觉,都是她给换洗,每天擦一次身子,抱到轮椅上稍微活动一下。公公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他能感受到徐丕梅这么多年的艰辛付出,看到外人时常像个小孩一样哭起来,感觉对不起儿媳妇。为此,徐丕梅心里也不是滋味。
  “照顾好老人不仅是让他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不感到孤单。”徐丕梅认为,陪伴才是最大的关怀。因此徐丕梅每天都会陪公公说话,每当村里发生什么事情,徐丕梅都会给他讲,她还经常请亲戚、邻居来家里串门,因为每当家里人多的时候,公公就会特别高兴。公公心情不好的时候,她还给公公唱歌让他开心。 
  同村人都说,有个常年卧床的老人在家,屋里屋外还整理得那么干净,很不容易。徐丕梅是个孝顺贤惠的儿媳妇,村里人都佩服她。
  就这样,徐丕梅无微不至地照料公公一晃7个年头了。对于亲戚邻居的夸赞,徐丕梅觉得,作为儿媳孝敬公公是应该的。“儿媳妇就是为老人养老的闺女,谁遇到都会这样做,人都有老的时候,这是我的责任!”徐丕梅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