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费缓缴实施范围再扩大,叠加效应不可估量

齐鲁晚报     2022年09月26日
  □冯海宁

  人社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2022年9月起,各省份可根据本地区受疫情影响情况和社会保险基金状况,进一步扩大缓缴政策实施范围,覆盖本地区所有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使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此次扩围对象,既包括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还包括部分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受益面更大了。对相关市场主体而言,本来要依法按时缴纳社保费,而社保费缓缴政策出台后,可以暂时不用缴纳社保费了,那么困难企业有望轻装上阵,由“困”转“兴”,早日走出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通知还提出,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可允许企业在2023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这样的政策安排,可以说顺应企意,消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笔者以为,此次社保费缓缴实施范围再扩大,再次彰显有关部门充分体察中小微企业等在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然后以缓缴社保费,来降低企业负担。如果仅以此次政策来评估效果,恐怕很难得出准确结论,因为此次扩围必将与此前几轮扩大社保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产生叠加效应,将使更多行业企业受益。由于受益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上下游关系,实施缓缴政策对整个产业链都有益。
  而且,社保费缓缴政策也会与此前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即各种惠企帮扶政策会从多个角度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给市场带来活力与信心。如此一来,虽然国家在社保基金、财政收入等方面暂时承受较大压力,但如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保就业、稳增长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从“放水养鱼”角度看,政策层面助企惠企力度越大,当下和将来的各种受益会越多。
  社保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再次扩大,显然也要兼顾社保基金状况和市场主体需要,但只要各地社保基金可以暂时承受社保费缓缴带来的收支压力,就应当因地制宜,以最大力度落实四部门出台的社保费缓缴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