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街道前双村,幸福之花从点滴开放

宜居乡村,诚信前双

齐鲁晚报     2022年09月27日
  “我们的节日”文艺演出走进前双村。
  在前双村,民风淳朴、诚实守信已经深入到老百姓心中,从历史到如今,诚信已经成为前双村老百姓的行事准则。“所以,我们有必要也必须把诚实守信这个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在前双村发扬传承下去。”前双村作为全区第一批信用建设试点村,于2021年5月18日启动,成立了党员、巾帼、青年三支诚信志愿服务队伍,将信用工作与村里的各项事务结合起来,开展了“信用+幸福食堂”、“信用+爱心洗衣”、“信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乡村微治工作。

  “雏鹰课堂”开课啦!
  通讯员 黄静 汪泉

  巾帼志愿者暴雨中开展防汛活动。
  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前双村“诚信广场”。
  老年人在“幸福食堂”愉快就餐。
  志愿者走访慰问村内空巢老人。
    信用+推动乡村微治
  回溯历史,寻觅回忆
  苗木之乡,天然氧吧
  尽在富美前双。
  不缺斤不短两
  诚实守信美名扬。
  乡村振兴促发展
  和谐美丽在前双。
  暖心洗衣房,“四点半”课堂
  幸福食堂里有夕阳。
  文明实践,扬时代新风。
  宜居乡村,诚信前双!
  前双村位于李营街道西北部,共有村民279户,1048人,有党员35人,新一届村“两委”成员4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苗木种植,年收入达23万元。2018年前双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2020年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前双,原名双庙,唐代此处建成两所寺院,东西对峙故称双庙,村庄分为南北两段,后来在南称前双,北部为后双。在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金庄头,银栗乡,铁打的郑家庄,纸糊的前后双”,这个鲜明的对比是说历史上前双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在历史中,善良朴实的前双村村民出动小推车为济宁玉堂、北关酒坊送料送糠挣取辛苦的运费。“前双村小糠车”在当时来说,就是“诚实守信”的代名词,不缺斤短两是远近皆知,91岁的胡大爷回忆,酒坊收料就认准前双村的小糠车,一说是前双村的队伍就给开门,每次前双村小糠车出动四五十余辆,酒坊来不及逐一过秤,只需要随机抽取三五辆小糠车进行称重,谷糠的质量重量保障没问题。
  前双村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叫“马三豆腐”,马大爷排行老三,如果健在的话年龄达到110岁。马大爷在前双村、大务屯村售卖豆腐20多年,据马大爷的后人回忆说:之前家家户户没有大门,马大爷去大务屯送提前预定好的豆腐,遇到家里没有,都是打开锅盖,直接放到村民大锅里面,村民信任他,绝不会出现缺斤短两问题。
文明+营造乡村新风
  前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终坚持一个工作目标就是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为依托,积极开展“习语润儒乡”理论宣讲进村居等主题活动,宣传贯彻党的理论政策精神,立足基层实际,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载体,全面普及党的理论政策。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根据村内老年人生活实际情况,建立“暖心洗衣房”,采用“信用+志愿服务”的模式,主要为村内失能、独居、空巢、重病残疾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洗衣、洗被服务,志愿者们定期到老人家中搜集换洗的衣物,并且晾晒干净送上门。“暖心洗衣房”不仅帮助老人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活品质,还营造了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新风尚。
  前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把握乡村振兴时机,以孝老敬老爱老为主题,通过“12345”运营模式,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开展餐前宣讲党的政策理论、老年人保健知识、移风易俗工作等。餐后组织老人听戏、话家常。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包粽子、包水饺等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解除部分老年人子女的后顾之忧,更有效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解决无人陪伴、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孝老敬老爱老养老文明新风,有力推动移风易俗深入开展。
  自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开展以来,李营街道切实担负起落实“四个讲清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责任,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提上重要日程。街道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加强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对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深入研究谋划,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化推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康岩 组版:曾彦红 校对:丁安顺



上一篇 下一篇